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0年10月29日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再辦十大選舉,便是對於經典電影名單的再次檢視與更新。 是次選舉結果如下: 香港電影十大: 阿飛正傳(王家衛,1990) 英雄本色(吳宇森,1986) 東邪西毒(王家衛,1994) 無間道(劉偉強、麥兆輝,2002) 父母心(秦劍,1955) 董夫人(唐書璇,1970) 第一類型危險(徐克,1980) 半邊人(方育平,1983) 胭脂扣(關錦鵬,1988) 西遊記(上、下集)(劉鎮偉,1995) 華語電影十大: 小城之春(費穆,1948) 悲情城市(侯孝賢,1989) 神女(吳永剛,1934)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 黃土地(陳凱歌,1984) 一一(楊德昌,2000) 俠女(胡金銓,1971) 站台(賈樟柯,2000) 大路(孫瑜,1934)

  2. 2014年11月27日 · 電影新人類. 一對一:我是誰? ──從《阿里郎》到《逐個捉》的金基德. 作者 鄭曉嵐 2014-11-27. 早期的金基德急於成名,從《情色屋簷下》(Birdcage Inn,1998)開始在歐洲各大影展嶄露頭角,一部接一部的作品為他帶來不少獎項和大批世界各地的影迷,令他在短短十年間一躍成為大受歐洲觀眾歡迎的導演。 直到2008年《悲夢》(Sad Dream),因為在拍攝期間發生意外令女主角險些有生命危險,金基德沉寂了三年,直至2011才拍出《阿里郎》(Arirang),但從中看出他仍未走出陰霾,甚至要於阿里郎中殺死自己(毫不諱言承認自己已拍不出電影)。

  3. 2017年8月4日 · Indeed, Cheang's conundrum lies in how hi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has somehow been lost in translation as he brings his goods home. While he's carved out a niche on the film festival circuit, he has yet to be taken seriously as an A-list auteur in Hong Kong.

  4. 2006年3月1日 · 作者 蒲鋒 2006-03-01. 《黑社會》出色在它以鮮見的權謀角度來處理黑幫片類型,並且拍得毫不簡單幼稚,況且把複雜的權謀組織出一個強而有力的戲劇性故事,引人入勝又教人意外。 以往的香港黑幫片,深信忠奸分明的通俗劇原則,於是以英雄鬥惡棍的模式建立其黑幫鬥爭故事:通常是重傳統講江湖道義的英雄主角,受到以暴力橫行只講利益的黑幫新勢力所挑戰、壓逼,主角受道義所束縛,處處受制,飽受欺壓侮辱,最後連心愛的人都被姦被殺後,才來一場以一擋百玉石俱焚的大反撲,把大反派消滅。 由於要強調大惡棍的人神共憤,很容易地讓他以最赤裸裸、肆無忌憚的暴力為所欲為,最後才由英雄以暴易暴把他擊倒。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像麥當雄和蕭若元的《英雄好漢》、《江湖情》、文雋與劉偉強的《古惑仔》系列,都是明顯的例子。

  5. 2019年11月21日 · 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跟真實電影(Cinéma vérité)兩路人馬會共同聯署,承認絕對的真實是拍不到的:一旦拍下來,就「不真實」了。. 於是兩派各師各法,直接電影思考普多夫金《帶攝影機的人》(Man With a Movie Camera,1929)的隱形假設:最不介入事態 ...

  6. 2016年4月10日 · 樹大招風》:賊王們的生活與生存. 作者 登徒 2016-04-10. 雖然由三位新導演許學文、歐文傑和黃偉傑各自執導一段:三大賊王卓子強、葉國歡和季正雄的事跡,但整體和諧流暢,銀河特色、風格和主題,都明顯比各導演的特色來得強烈,看來是受監製游乃海和杜琪峯的影響不少。 最明顯是,當中有關九七回歸和個人命運的主題,無疑是銀河映像自創立後,一直縈繞不去的創作主軸之一,特色是格外幽暗和充滿悲劇色彩,既諷刺亦具前瞻性,以類型電影(警匪)來包裝,卻做到通俗而深刻,《樹大招風》有齊上述元素,借古鑑今,說九七前,然一切都與當下香港關係密切。 三段故事,賊王們只屬借題發揮,重點卻是從他們在「職場」的際遇,有別於梟雄片的公式處理,倒像上班族,他們在回歸融合的大潮中,轉行轉型,嘗試尋找自己發揮的空間。

  7. 2008年9月30日 · 作者 翁子光 2008-09-30. 如果要拿《追擊者》與《殺人回憶》相提並論,是牽強的,《殺人回憶》在我心目中其實是一部文藝片,劇本的細節處是骨肉分明的,就像一部你在半夜翻著翻著又令你想把那本早就封塵的尼采找出來的文學小說,她不刺激你神經,卻令你看到了探討人性過程的曲折裡透出來的靈光,像已故的瑞典電影師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 1918-2007)的一席話:「人的尊嚴在於,能夠對我們看似前後矛盾的命運邏輯,進行反復的質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