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報記者 薛偉傑. 優殖有限公司(EggLogics Limited)董事長李天立(圖)表示,體外人工受孕(IVF)服務過去數十年雖然有改進,但仍然有不少「痛點」,以及有些副作用等。. 以成功率為例,這是因人而異,因為標準差相當大。. 若以平均數來說,在35歲時成功率 ...

  2. 2016年5月6日 · 本網站為明報新聞網。自1995年推出的明報新聞網,一直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具公信力的新聞資訊。明報網站是一個大型綜合入門網站,現設有多個獨立主題網站,涵蓋新聞、時事、財經、健康、教育、科技、旅遊、娛樂、生活等題材,為讀者提供高質素的內容及網上增值服務,明報網站會員更可在 ...

  3. 2024年4月1日 · 心肺復蘇術是一種入侵性搶救治療若癌症已到末期器官衰竭心肺復蘇術成功率非常低有效救治機會極微。 而且,心肺復蘇術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例如肋骨斷裂、氣胸等,所以向臨死病人施行心肺復蘇術,可能只會延長死亡過程,增加痛苦。 2.病人若可選擇「安樂死」,問題是否就解決呢? 首先,安樂死在香港是不合法。 安樂死是指病人或家人向醫護人員提出死亡訴求;不單是拒絕接受基本護理、紓緩治療,還期望醫生用主動或藥物方法來結束患者生命。 由於安樂死容易被濫用,也涉及不少生命自主和尊嚴等倫理議題,以至宗教和法律爭議,因此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不合法。 即使現時安樂死合法化的幾個國家(例如比利時、荷蘭、瑞士、加拿大),都不能輕率而行,需要醫生詳盡分析和了解才能執行。 3.病情到了末期,還有選擇嗎?

    • 市民對中醫藥知識有偏差
    • 了解不足 影響使用中醫意欲
    • 政府醫療機構提供的資訊嚴重不足
    • 中醫藥普及教育 可3個層面入手

    我們獲中醫藥發展基金支持,進行了一項名為「香港市民中醫藥使用情况:社經背景、選擇過程與政策面向」的研究,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透過電話訪問1502位18歲或以上的市民,了解他們的中醫藥使用習慣及態度。在自我評估的層面上,研究發現有高達73.4%受訪者認為自己對中醫藥知識有認識,亦對中醫藥制度有一定了解,如有63.6%受訪者知道醫療券可以用來求診中醫;但在問及實際有關中醫藥知識的問題時則有所偏差:有51.1%受訪者認為安宮牛黃丸不適合用作日常保健,其他則是回答不知道(34.4%)或答錯(14.5%)。 中醫藥業界有聲音認為,目前中成藥及中藥保健食品監管存在漏洞,市民對中醫藥的認知不足可能導致相關產品的誤用,進而影響自身健康。申訴專員公署於2018年發布的調...

    此外,市民對中醫藥知識了解的不足,也會影響他們對中醫的使用。研究發現,在處理一般疾病方面,受訪市民認為西醫比較有效的有43.5%,認為差不多的有31.5%,認為中醫比較有效的有24.9%,可見香港市民對中醫治療一般疾病有若干信心。不過,在處理嚴重疾病方面,認為西醫比較有效的是75.9%,但認為差不多的只有18.7%。 業界的看法則有所不同。我們受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支持,曾於2020年中訪問逾1500名中醫師,有近六成受訪中醫師認為中醫和西醫同樣擅長治療急性病。業界和市民對中醫治療範圍的認知有落差,故此政府應在網絡平台提供更多資訊,增加市民對中醫治療不同疾病的知識。 雖然目前衛生署網站有提供中醫資訊,但中西醫內容比例明顯失衡。以中風為例,預防或治療中風是中醫擅長的範疇,醫院管理局的中西醫協作...

    根據政府資料,「中醫醫院也會舉辦健康推廣及教育活動,讓市民加深認識中醫對促進健康的好處」。然而,中醫藥教育不應只在一個醫院裏進行,而應該普及到不同地區的市民生活裏。中醫藥文化本來就已融合香港市民的日常,他們對中醫藥的認知主要來自親戚朋友,只有極少數是來自醫療專業,尤其是政府資助的醫療場所。研究發現,44.9%受訪者最主要接觸中醫藥資訊的渠道是親戚朋友,其次是大眾傳媒的22.2%,有11.1%來自私家診所及醫院,只有5.1%來自政府診所及醫院,可見在政府醫療機構提供予市民的中醫藥資訊嚴重不足。親戚朋友可以增加市民了解中醫藥知識的意願,但透過這些途徑獲得的中醫藥知識未必全然正確。

    申訴專員公署的報告提出「衛生署應更積極推動宣傳和公眾教育」,我們的研究也發現高達86.9%受訪者有興趣認識中醫藥知識。掌握正確的醫療知識仍需中醫專業人員的指導,故此政府應該和業界合作,結合民間生活智慧,進行中醫藥普及教育,才能更有效促進市民健康。研究發現有80.7%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在大眾媒體推廣中醫藥知識,以增加市民大眾對中醫藥的認知」,也有近六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在中小學課程中加入中醫藥內容」。儘管中醫藥發展基金支持業界申請資金進行中醫藥教育,政府仍然應主動帶領承擔更多推動工作。 政府可從3個層面入手,進行中醫藥普及教育: 一是透過政府場所或公營機構,如各區民政事務​處、衛生署及醫院管理局的醫院或診所,以提供單張、短片或講座,進行中醫藥普及教育。 二是更積極在大眾媒體上推廣中醫藥知...

  4. 2021年5月11日 · 即泥土濕潤時勿淋水,待泥土顏色變淺才淋水,淋至花盆底碟注滿,待10至15分鐘讓泥土回吸水分,將底碟內多餘的水倒掉,免生蚊蟲。 施肥: 可用洗米水、喝剩牛奶或無糖豆漿再混水作肥料,每一至兩周只選一項作澆溉。 文:張可兒. 影片:張子豪. 艾草 相關報道: 中藥師教艾草泡腳祛濕 綠色達人教自製艾錐驅蚊【短片】 艾草糖水煮蛋 驅濕暖宮活氣血【短片】 養生帖:端午吃艾葉粑 驅邪祛濕. 艾草止血散寒 處方須中醫牌. 熱門HOTPICK:link.mingpao.com/67005.htm. 相關字詞﹕ 艾草 盆栽 熱門HOTPICK 栽種 陳佩貞 綠人工作室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艾草吃剩可在家栽種再生。

  5. 2020年11月13日 · 【明報文章】中文大學「豐盛生命:可持續社區實驗室」研究團隊進行了「香港人對住所和社區的滿意度、城市發展的願景以及幸福感」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香港人並不感到幸福。在373位受訪者中,只有一成六的心理健康狀况為「振作向上」,其餘六成和兩成四屬於「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和 ...

  6. 2020年12月23日 · 融資方案是三方供款,包括政府一筆過注資的啟動基金、政府現時每年用於支付長者基本經濟保障的恒常開支、僱員及僱主現時在強積金中各一半的供款,及徵收現時企業除稅後盈利高於1000萬元的1.9%額外利得稅。 按2017/18課稅年度資料顯示,相關公司全港有7900間,佔整體數目僅7%。 相對於現時零支柱架牀疊屋的措施,全民養老金簡明易懂,只要年滿65歲的香港長者就能申領,沒有繁瑣的經濟審查,長者不用因資產審查引起家庭成員之間的猜忌不和,而略有積蓄者也毋須盤算如何申請年金或逆按揭,或冒風險作無謂的資產轉移。 全民養老金另一優點,是其多方融資、社會保險及部分儲備的性質,比單靠政府稅收支付,或依靠金融市場的個人供款,更能達到承受財務風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