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汉奸. 抗日战争时期的反汉奸宣传画. 漢奸 是負面語彙,泛指出卖 中國 國家民族利益的人,相當於“卖国贼”、“內奸”,也即 通敌 或 叛國 的 中國人 。 「漢奸」在《 辞海 》中的解釋是「原指 漢族 的敗類,現泛指 中華民族 中投靠外國侵略者,甘心受其驅使,出賣祖國利益的人」;在《 现代汉语词典 》中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後泛指投靠侵略者、出賣民族利益的中華民族敗類」;在《 重編國語辭典 》中的解釋是「為一己的利益而甘心出賣國家的人」。 [1] 詞語歷史. “汉奸”一词,目前最早见于明代平定西南土司叛亂的过程之中。

  2. A+ A- 國民黨視角:1955 年,台灣國民黨以反共遊行慶祝新年。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對於漢奸標籤,中國人往往反射性排斥,究竟這種恐懼從何而來? 任教於神戶大學的歷史學者王柯「 漢奸考 」一文梳理了漢奸一詞的源流指出現代用法所隱含的民族主義其實不符傳統中國文化並提醒讀者第一個將漢奸論發揚光大的組織原來是滿清政府。 根據「辭海」,漢奸一詞「原指漢族的敗類,現泛指中華民族中投靠外族或外國侵略者,甘心受其奴役,出賣祖國利益的人。 」王柯認為,上述定義將「漢奸」視為一種「近代民族主義符號」,與「漢族」、「中華民族」與「祖國」等現代概念捆綁理解,無法完整涵蓋漢奸的歷史之餘,亦會誤讀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繼而錯過近代中國與文化傳統的偏離。

  3. 漢奸. 8 種語言. 香港繁體. 工具. 抗日戰爭時期的反漢奸宣傳畫. 漢奸 是負面語彙,泛指出賣 中國 國家民族利益的人,相當於「賣國賊」、「內奸」,也即 通敵 或 叛國 的 中國人 。 「漢奸」在《 辭海 》中的解釋是「原指 漢族 的敗類,現泛指 中華民族 中投靠外國侵略者,甘心受其驅使,出賣祖國利益的人」;在《 現代漢語詞典 》中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後泛指投靠侵略者、出賣民族利益的中華民族敗類」;在《 重編國語辭典 》中的解釋是「為一己的利益而甘心出賣國家的人」。 [1] 詞語歷史 [ 編輯] 「漢奸」一詞,目前最早見於明代平定西南土司叛亂的過程之中。

  4. 13 小時前 · 軍演暴露中共「漏洞百出」,川普中國政策大將余茂春:但台灣一定要備戰. 川普政府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余茂春,促使美國數十年來的中國政策轉向,一度被外媒稱為「新冷戰之父」,北京更直指他為「漢奸」。. 在他短暫來台期間接受《天下》專訪,他如何解讀 ...

  5. 2024年5月21日 · “汉奸”在《 辞海 》中的解释是“原指 汉族 的败类,现泛指 中华民族 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出卖祖国利益的人”;在《 现代汉语词典 》中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败类”;在《 重编国语辞典 》中的解释是“为一己的利益而甘心出卖国家的人”。 [1] 词语历史 [ 编辑] “汉奸”一词,目前最早见于明代平定西南土司叛乱的过程之中。 天启元年(1621)至崇祯三年(1630),西南地区发生土司叛乱,波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史称“ 奢安之乱 ”,在水西善后和治理过程中,兵部尚书 杨嗣昌 和 朱燮元 都在上疏中使用了“汉奸”一词。 《酌采水西善后疏》:“前件看得遐荒万里,未沾圣化,易动难静,自其恒态,而又有汉奸拨之,则鹿骇豕突,便为难端。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4年1月16日 · Newtalk新聞. 政治. 劉福全 綜合報導. 發布 2024.01.16 11:14. 分享. 字級. 收藏. 留言2. 劉家昌痛批國民黨被有漢奸基因的牆頭草黃珊珊給玩垮了。 圖:張良一 / 攝(資料照) 總統大選落幕民進黨賴清德蕭美琴當選正副總統國民黨2024競選發言人凌濤砲轟 民眾黨 競選總幹事 黃珊珊 ,是無法下架民進黨的罪魁禍首;資深音樂人...

  8. 2019年8月29日 · 江山代有漢奸出香港或許受英夷殖民統治百幾年漢奸基因特別勁李漢奸垂垂老矣小漢奸黃衞兵又未入流講到做漢奸有聲有色行己無恥不知良心為何物嘅條粉腸漢奸黎認第二怕且冇人夠膽認第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