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26日 · 養殖三文魚 食家蔡瀾早年已呼籲不要吃三文魚刺身,因為含有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蟲。 除蟲害外,養殖三文魚也含致癌化學物包括多氯聯苯PCBs、阻燃劑、殺蟲劑及抗生素,有美國學者認為是「高風險致癌食物」。

  2. 2023年3月30日 · 早餐經常吃火腿、煙肉或煙三文魚三文治,本來三文治可以是健康早餐,錯配高鈉及煙燻加工肉的三文治,即成胃病兇手之一。 嗜吃煙醃高鈉與飲酒 小心生

  3. 2015年6月12日 · 日食10片三文魚或致癌. 【本報訊】市民長期每日進食十片或以上三文魚,有機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及患上癌症!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公布一項有關成人攝取非二噁英樣多氯聯苯的調查,發現三文魚的非二噁英樣多氯聯苯含量在所有食物樣本中最高,但中心認為研究顯示其總含量在食物中亦屬低水平,偶爾超標不會影響市民健康,提醒市民要均衡飲食。 每日食十片或以上三文魚,有機會患上癌症。 (資料圖片) 避免每天超額食用. 二噁英樣多氯聯苯屬人造污染物,在食物鏈中累積。 食安中心指非二噁英樣多氯聯苯的毒性與二噁英不同,前者屬溶脂性,人體每日攝取按體重的每公斤超過十納克,便有機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及改變神經行為的發育,更有機會致癌。

  4. 2018年4月12日 · 對於吃三文魚染寄生蟲的恐慌,挪威海產局中國區代表接受TOPick訪問,拆解野生和養殖三文魚的分別,亦解釋了坊間為何一直盛傳日本人少吃三文魚的原因。 日本去年有女星渡邊直美吃壽司後出現腹痛而發現肚內有「海獸胃線蟲」,之後又有人在北海道米芝蓮一星餐廳進食低溫烹煮三文魚後,同樣染上「海獸胃線蟲」;而新加坡和美國亦分別有懷疑因吃三文魚而排出1.6米和2.8米長絛蟲的個案。 至於本港,一項大型研究顯示,香港公院15年間錄得9宗刺猬絛蟲(Spirometra erinaceieuropaei)寄生體內的個案,其中一人更上腦,大部分病因不明,但吃淡水魚生有吃進刺猬絛蟲的風險,並引起關注有平價三文魚,可能是以淡水虹鱒冒充,增加染蟲風險。

  5. 2021年9月3日 ·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一星期宜進食兩餐深海魚類,每餐分量約100克,深海魚類包括三文魚、鯖魚、沙甸魚等,其豐富奧米加脂肪酸有益心臟健康,可減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6. 2020年9月18日 · 日本YouTuber秋山燿平(Yohei Akiyama)近日在其 facebook專頁 指出,三文魚其實分為「可生吃」和「不可生吃」,關鍵在於是否人工養殖,野生三文魚則通常會有寄生蟲。 他拆解野生及人工養殖三文魚的分別,並解答日本人不吃三文魚這個迷思。 野生三文魚VS人工養殖三文魚. 秋山燿平表示,在日本市場,能生吃的基本是挪威產的三文魚。 日語中有「鮭」和「サーモン」兩個單詞表示三文魚這種魚,其差異在於「能不能生吃」。 1. 野生三文魚(日語:鮭) 不可生吃. 原因:有寄生蟲. 秋山燿平指,不能生吃的三文魚稱為「鮭」。 天然的鮭魚會吃一種叫「磷蝦」的小型蝦,這種小型蝦會吃寄生蟲,所以鮭魚的體內也可能有寄生蟲。 若生吃從大海捕撈來的野生鮭魚,則有可能會吃壞肚子,故須在煮熟後才能吃。

  7. 2024年4月7日 · 10種魚易致組胺中毒文魚 吞拿魚風險高. 根據食安中心資料, 組胺中毒又被稱為「鯖魚中毒」 ,由進食含大量組胺的魚類引起。 涉及鯖魚中毒的魚類通常在魚類組織內含有大量氨基酸組氨酸,其中有10種魚類較高風險。 10種魚類含大量組氨酸⬇⬇⬇. 10種魚含大量組氨酸. 吞拿魚. 沙甸魚. 鯷魚. 鯕鰍(鬼頭刀) 希靈魚(鯡魚) 旗魚. 藍魚(扁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