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展望2023年在高通脹的壓力下中美經貿摩擦或有機會緩和雙邊對話可望加強但美國對 華遏制打壓的態勢仍難徹底扭轉對香港經濟前景帶來不利影響風險之四是人口恐繼續流出新冠疫情衝擊下移入香港人口大幅下降已離港的香港居

  2. 一、本輪樓價上升的主要原因. 香港住宅樓價再創新高。 2017 年11 月,住宅樓價較2016年底上升12.9% ,並分別較1997 年10 月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 年6月全球金融危機前的高位上升101% 及174%。 由於香港住宅樓價持續上升,升幅遠超名義經濟和市民收入的增幅,令不少人士經常批評香港住宅樓價高企,負擔比率偏高,升至市民大眾難以負擔的水平。 然而,也要注意到香港樓價高企既有外圍,也在本地因素。 首先,多年來環球主要央行實施量化寬鬆,利率長期低企,造成全球主要城市樓價,以至金融資產價格高企的現象。 即使聯儲局自2015年12 月起加息5次,香港銀行因資金環境充裕仍尚未跟隨上調最優惠利率,利率相對低企,利好樓市表現。

    • 254KB
    • 5
  3. 疫情持續擴散,內地經濟首當其衝,香港經濟的下行壓力亦進一步加劇經濟活動收縮無疑對銀行的業務以及盈利造成負面影響;住宅按揭貸款負資產個案和不良貸款比率或會上升,但資產質量惡化的情況可控;此外香港銀行體系穩健,加上擁有龐大的外匯基金和政府財政儲備作為後盾,香港銀行業具備緩衝抵禦疫情的能力。 ( 一) 貸款需求減弱. 現時內地相關貸款約佔總貸款餘額45%,因此內地相關業務的發展對香港銀行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疫情的陰霾下,內地的人員流動受到限制,工業生產和商業活動受到嚴重干擾,導致經濟活動大大收縮,減低企業的貸款需求。 此外,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預料內地的貨幣政策會進一步寬鬆。

  4. 若通脹未有明顯回落下加息預期仍然反覆現時高評級債券的息率處於偏高水平即使利率短期內仍有上升壓力預期偏高息率能緩衝利率上升對債價下跌的影響

  5. 在美聯儲大幅提高經濟預測的背景下,鮑威 爾上述表態以及點陣圖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場關於美聯儲 會提早收緊政策的憂慮因而市場將本次會議解讀為偏鴿派

  6. 1 月20 日,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Moody’s)宣佈將香港的信貸評級由Aa2 下調至Aa3,評級展望則由負面調升至穩定,反映短期內不會再次下調香港的信貸評級,這是該機構於2017 年5月以來再次下調香港信貸評級。. 穆迪在正式下調香港信貸評級前,該行早於去年9 月便 ...

  7. 縱向比較,無疑香港家庭的槓桿比率近年來不斷攀升至新高水平,橫向比較,則該槓桿率在BIS 統計的42 個經濟體中屬於偏高,排在第18位,家庭負債比率更高的有很多發達經濟體如英紐等,另外北歐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較佳的多國如瑞士瑞典丹麥挪威等的家庭負債也顯著高於香港。 在新興市場,韓國和泰國的家庭負債比率也顯著更高,而日本和新加坡的家庭債務比率則分別為65.8% 和60.8%,顯示香港家庭負債雖然不斷攀升,但應該不算嚴重。 根據金管局的統計口徑,香港家庭負債由住宅樓宇按揭貸款、信用卡墊款和其他私人用途貸款組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