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6月26日 · 新冠肺炎疫情下兒童健康問題惹人關注其中兒童高血壓問題不似成人常見往往容易被忽略盛行率約為1%至3%常見的成因與成人不同。 高血壓可能無症狀,亦有很多不具有特異性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厭食嘔吐等,嚴重時可能造成腎衰竭、高血壓腦病變及心血管問題。 大部分是在常規的身體檢查時發現,或在檢查其他疾病時意外發現。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陳達更表示,臨床看過最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僅7、8歲,大多「又肥胖、又有腎病,如果遲少少睇醫生,會有埋糖尿病。 很多人患有高血壓卻不自知,就兒童或青少年而言,若重複量度的收縮壓 (上壓)或舒張壓 (下壓)的度數相等或高於同年齡、高度和性別人士的血壓的第95百分位數,則表示患有高血壓。

  3. 2022年12月7日 · 歸根究柢塌樹壓傷人及阻塞道路的原因是規劃不周高矮不分導致種下禍根建議馬路與行人路旁的植物栽種要有規劃種植樹木時共分多排距離道路最遠的一行如與路邊相距6米便應種植只生長至5米高的大樹因此當樹倒下塌樹與道路仍有一米距離不會壓到行人或車輛。 新冠肺炎:多44地點納強檢 大埔廣福邨及青衣藍澄灣上榜. 新冠肺炎:港陸路口岸昨4019次快測 10跨境司機驗出新冠或不確定. 近月塌樹意外頻生,不少議員及專家均曾批評,政府管理樹木部門政出多門。 發展局今 (7日)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9月何文田巴富街發生10米高「鳳凰木」塌下壓毀4車的意外後,樹木管理部門已分批在人流車流多的地點,覆檢路邊的大型樹木,尤其是生長於擠迫環境的樹木。 相關工作已大部分完成,並陸續向.

  4. 2020年5月16日 · 研究發現減少飲酒或戒酒可大大改善血壓水平如每日飲3杯酒的人減少飲酒或戒酒後其收縮壓上壓平均降低1.18mmHg舒張壓下壓可降低1.09mmHg至於每日飲多過6杯酒的人減少飲酒量一半上壓平均可降低5.50mmHg下壓降低3

  5. 2020年8月8日 · 一般而言體溫與氣溫有相互影響體溫上升心壓便會下降夏天皮膚排汗協助散熱血壓高患者的血壓會較低但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指患者排汗期間較易脫水令血液變得濃稠容易阻塞心管出現心臟病或中風患者進出商場或辦公室等有冷氣的地方尤其要注意可能令情況加劇。 他解釋,酷熱的時候血管膨脹,大量血液流去皮膚,心臟會加強力度泵血,突然返回很凍的地方,血管會收縮,血液流返心臟,血壓就會上升。 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改變如未及調節,便會增加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 除了溫差之外,陳醫生指,長期病患者如心臟病、糖尿病等三高病人,長期服用藥物或影響心臟泵血功能與血管膨脹速度,他們或較一般人難散熱,嚴重會出現中暑。 他指,理想的血壓應維持於上壓120,下壓80。

  6. 2018年4月10日 · 血壓高增中風及心血管病風險美國心臟學會去年底更宣布收緊高血壓定義/下壓超過130/80mmHg即為高血壓引起全球關注港澳台醫學界日前在澳門召開研討會倡議包括香港在內的大中華地區不跟從美國新指引

  7. 2021年5月11日 · 樹木專家亦揭發當局種樹不當及樹木空間不足等原因導致大量塌樹加上路邊大樹過高一旦塌下就隨時成殺人兇器」,而過去10年至少3人被塌樹壓死去年則至少6人被塌樹壓傷。 東網記者巡視多區亦發現不少斜樹。 尖沙咀彌敦道一棵榕樹45度傾向行人路並以鐵架支撐,該路段行人如鯽,若大樹倒塌勢會造成傷亡;大圍、沙田圍亦有路邊大樹傾向行人路,而大埔富善邨對出的山坡,多棵傾向馬路的大樹,高度足以橫亘4條行車線;金山郊野公園一幅護土牆上一棵大樹傾側,牆身現裂紋。

  8. 2021年8月21日 ·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解釋飲水與控制血壓息息相關因水分可降低血液濃度減輕腎臟負擔而人類一日會自然流失約1.2至1.5升水分建議市民每日飲用最少2升水。 朱偉星指,腎是其中一個調控血壓的主要器官,用來排走身體廢物。 假如血液濃度過高,增加血壓會令腎臟產生負擔,而腎臟運作吃力,則會分泌神經緊張素令血管收緊,導致血壓上升,形成惡性循環。 他提到,夏天出汗較多,血管液體不足,亦令心臟較操勞。 夏天不少室內處所均會將冷氣溫度調低,市民出入室內外時會經歷很大溫差。 朱指,由高溫地方一下子轉到低溫地方,有機會令血壓增加。 他解釋,表皮皮膚血管猶如水管,高溫時會張開,低溫時會收縮,如果本來開啟的水管大部分突然間關閉,壓力便隨之上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