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4月14日 · 高血壓是導致腦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成因根據衛生署調查香港15歲至84歲人口當中患有高血壓比率約27%而且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患者往往出現併發症後才知道。 人們經常討論的「上壓」及「下壓」,究竟哪一個比較重要? 按圖了解「上壓還是下壓重要? 」:: + 6. 「上壓」即收縮壓,代表心臟收縮泵血時加諸血管壁的壓力;「下壓」即舒張壓,代表兩下心跳之間心臟放鬆時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 很多人關心血壓中的「上壓」還是「下壓」較重要,台灣心臟科醫生謝安民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若一定要作出選擇,「上壓」可能較重要。 而最新研究指出,「脈壓差」(上壓減去下壓)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率,因為「脈壓差」數值代表血管硬化程度。 「脈壓差」宜在30至40之間.

  3. 2022年12月14日 · 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故又稱作隱形殺手」,不過當血壓過高就可能會導致暈眩及頭痛等症狀。 但日常如何自我評估血壓是否過高? 量血壓又有什麼要注意? 日常又可如何預防高血壓呢? 高血壓可大可小,假如不加以控制,有可能會中風、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甚至腎衰竭,因此大家應定期量血壓,監測血壓的變化,及早發現有否出現高血壓的問題。 如何量度、什麼時候量度最準? 關於高血壓你一定要知的事: 1)高血壓標準是什麼 ? 高血壓是十分常見的健康問題,除了由醫生診斷患上高血壓外,日常在家量血壓,又應如何評估自己血壓是否正常呢? 根據 國際高血壓學會2020 公布的資料,成人不分男女的血壓指標: (按圖 👇👇👇): + 4. 由此可見,如你的血壓上壓在130或以上,下壓85或以上,就要開始注意了!

  4. 2021年5月4日 · 台灣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指出,一般量血壓時,兩隻手的血壓數值會有點不同,且通常右手會比左手高,如果兩手差距在10mmHg以內是可以接受的,但若兩手血壓差距超過10mmHg以上,動脈可能就開始有硬化的風險;而根據外國研究統計,如果兩手血壓相差超過15mmHg以上,將來中風機率可能會提升近5%。 相關文章:高血壓|左右手上壓唔同增中風機會60%! 3大原因相差幾多要就醫? 👇👇👇. + 7. 收縮壓、舒張壓差距: 超過60小心血管彈性不佳. 除了注意兩手的差距,江坤俊提醒,還要比較單手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距,也就是脈壓差(收縮壓減舒張壓)。 他解釋,一般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距約20-30mmHg,若差距超過60mmHg以上,小心代表你血管彈性不佳,未來得到動脈硬化和中風的機率恐會增加。

  5. 2024年2月18日 · 台灣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林柏霖解釋:「如果患者靜態血壓已經超過160毫米汞柱屬於第二級高血壓的族群若搭配劇烈運動血壓瞬間還會再升高會處於較危險的狀況此時不建議進行高強度運動像是飛輪快跑。 「等長運動」降低收縮壓、「有氧運動」降低舒張壓.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一篇大型研究一共納入1990年至2023年2月期間發表的270項隨機對照試驗,比對15,827名受試者過往的試驗,比較受試者在高強度間歇性運動中、有氧運動、動態阻力訓練、組合訓練、等長運動。

  6. 2022年7月26日 · 高血壓:上壓 ≥ 140 mmHg / 下壓 90 mmHg 陳栢羲醫生指出約9成患者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有關。 其餘1成患者屬「繼發性高血壓」,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 如腎病或內分泌失調。

  7. 2021年10月28日 · 台灣網路節目明欣醫聊事主持人之一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每個人都會歷經一些醫療行為尤其是不管身處任何一個醫療單位當被醫師告知你血壓高的180血壓低的是100時」,很多人都因此覺得人生崩潰了我竟然得到高血壓在醫學上有個名詞叫白袍症候群」,陳欣湄說就是在一個特殊的情境下血壓會升高像她在看牙齒的時候白袍症候群最嚴重只要聽到機器吱吱聲就會突然血壓飆高。 在門診的病患也有同樣的情況,本來沒有高血壓,但一量血壓就180,就會很緊張。 相關文章:高血壓|左右手上壓唔同增中風機會60%! 3大原因相差幾多要就醫? 👇👇👇. + 7. 看到120/80準備量血壓. 陳欣湄認為,任何時候量到血壓大於120/80mmHG,就要準備血壓計在家量血壓,並做好血壓日記,才能清楚血壓狀況。

  8. 2019年10月24日 · 然而目前醫學共識認為高血壓是造成後續死亡與失能的一大元兇提高病人罹患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其他心血管疾病腹主動脈瘤中風等諸多疾病的機會如果知道高血壓之後開始好好控制老了以後比較不會因為心血管疾病的問題住院女性到六十歲之前高血壓的盛行率都比男性低但六十歲之後女性高血壓的盛行率甚至會高於男性因此各位女性朋友千萬也別以為高血壓是男生的病就輕忽自己身體健康了! 高血壓影響多處器官健康(照護線上授權使用) 控制高血壓的目標通常訂在130/80 mm Hg。 若為高血壓第一期的患者,但沒有太多其他危險因子的話,醫生會先建議你這樣做...... 點擊下圖看清面對高血壓,應如何處理、改變生活型態? + 1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