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鑄鐵 (含碳量>2.11%). 鍛鐵 (熟鐵、工業純鐵,含 碳 量≤0.04%). 不鏽鋼 [1] (英語: Stainless steel , rustless steel ),也稱為 不鏽耐酸鋼 、 水銅鐵 , 台語 也稱為 白鐵仔 ( 臺灣話 : pe̍h-thih-á );在 冶金學 中,是指在大氣和酸、鹼、鹽等 腐蝕性 介質中 ...

  3. [2] 與生鏽有關的化學反應 [ 編輯] 鐵的生鏽是一種 電化學 反應,反應的第一步是鐵將電子轉移到氧。 [3] 生鏽的速度會受水影響,也會因為 電解質 存在而加速。 例如汽車在有鹽的環境較容易生鏽。 生鏽主要的反應是氧的還原: O 2 + 4 e - + 2 H 2 O → 4 OH - 由於其反應產生 氫氧根 離子,酸的存在會加速此反應的進行。 上述反應消耗電子,因此可以進行以下氧化反應,將鐵氧化為亞鐵離子: Fe → Fe 2+ + 2 e −. 若有氧的存在,亞鐵離子還會再度氧化: 4 Fe 2+ + O 2 → 4 Fe 3+ + 2 O 2−. 亞鐵離子和鐵離子和水會產生酸鹼反應,形成 氫氧化鐵 及 氫氧化亞鐵 :

  4. 在金屬上,銅鏽是在暴露於大氣元素( 氧氣 、 雨水 、 酸雨 、 二氧化碳 、 含硫 化合物)時在各種化合物表面形成的塗層。 這些化合物包括 氧化物 、 碳酸鹽 、 硫化物 或 硫酸鹽 。 [2] 一般來說, 鋼材 上的 風化 鏽 常常被錯誤地 [3] 稱為銅鏽。 銅鏽亦指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常使用日常物件(如 硬幣 或家具)而導致其表面紋理和顏色的整體累積變化。 [4] 考古學家 還使用 銅鏽 一詞來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在 燧石 工具和古代石碑上形成的皮質層,這些皮質層是由一系列複雜因素而造成的。 [1] 這導致近來石器分析師普遍更喜歡 皮質化 (英語: cortification)一詞,因為它比 銅鏽 更能具體描述這一過程。 [5]

  5. [6] 奥氏体不锈钢 (英语: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含有16%-26%铬和35%以下的镍,通常具有最高的耐腐蚀性,不能通过 热处理 进行强化并且无磁性最常见的类型是18/8或称304级即含有18%铬和8%镍典型的用途包括飞机工业乳制品和食品加工工业奥氏体不锈钢A*-50较软/A*-70 适合冷加工/ A*-80具有高强度) 铁素体不锈钢 (英语:ferritic stainless steel)含有10.5%-27%铬,而不含镍,由于碳含量低(0.2%以下),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仅用于防腐蚀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建筑和汽车装潢方面。 铁素体不锈钢 (F1-45较软/F1-60适合冷加工)

  6. 铁锈. 不转换. 铁锈 為 铁 氧化物 的统称,通常为红色,由铁和 氧气 境下進行 氧化還原反應 而生成。 不同情况下会生成不同形式的铁鏽。 [1] 铁锈主要由 三氧化二铁 水合物Fe 2 O 3 ·nH 2 O和 氢氧化铁 (FeO(OH), Fe(OH) 3 )组成。 其他金属亦会被氧化,但是通常不称为“鏽”。 足够的时间后,在氧气和水充足的情况下,铁会完全氧化成鏽。 铝 的氧化非常缓慢,因为氧气在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 氧化铝 薄膜,此反应称为 钝化 。 化学反應 [ 编辑] 鐵金屬的氧化 [ 编辑] 與水、氧氣或其他氧化劑或酸接觸時,鐵不一定會生鏽。 如果鹽存在才會,由於 電化學 反應的發生,鐵生鏽會更慢。 純水或乾燥氧氣對鐵有影響。

  7. 不鏽鋼含鉻量≥10.5%)(鐵素體不鏽鋼奧氏體不鏽鋼馬氏體不鏽鋼雙相不鏽鋼由鐵素體和奧氏體雙相構成) ( 英語 : Duplex stainless steel ) ) 耐候鋼 耐熱鋼 ( 日語 : 耐熱鋼 ) 耐磨鋼 ( 英語 : Abrasion resistant steel )

  8. 臺灣正體. 生鏽 是指 金屬 和 空氣 中的 氧 ,所產生 氧化 後的一種變化。 一般所謂生鏽是指其鏽改變其物質原有型態與質感,如 鐵鏽 或 鹼式碳酸銅 等。 不過若只是生鏽為金屬氧化的話,大部份金屬都會 生鏽 ;部份如 鋁 氧化後會產生緻密氧化物,反過來可保護內層金屬。 分類 : . 材料科學. 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