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9日 · 受2023年比較基數高的影響2024年1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下跌0.8%跌幅較對上一個月擴大0.5個百分點不僅差過市場預期亦是2009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香港市場因此憂慮若然內地的通縮持續將影響香港本地的經濟和零售市場。 來稿作者:梁海明. 外界常說通脹猛於虎,但的而且確,把通縮形容為洪水猛獸,比通脹還讓人害怕,對經濟的傷害更大,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若然通脹是溫和的升幅,例如上漲2%、3%,雖會對經濟、民生帶來影響,但畢竟還在可控範圍內。 而且,物價即使再高一點,只要市民消費得起,間接反映出因經濟好市民賺錢多,所以願意擴大消費。 這就好像一個小孩發燒至38度,只要吃退燒藥或者用退熱貼,問題就不會太大。

  2. 1 天前 ·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數據,在3月29日周五當天有超過60萬港人出境,其中絕大多數民眾選擇北上深圳旅遊,隔(30)日周六北上旅遊港人再度打破周五數據,接近80萬人通過羅湖等關口出遊深圳。三天時間有168萬港人北上,在復活節到清明節一周時間,預估有超過1,100萬港人出遊。

  3. 2024年1月28日 · 中國觀察. 香港孤島化中國經濟認知戰 河套能「解套」嗎? 撰文:吳婷. 出版: 2024-01-28 14:11 更新:2024-01-28 23:56. 34. 1月26日大灣區科學論壇香港生物科技協會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及大灣區香港中心聯合舉辦河套香港園區在大灣區科技創新的功能作用研討會這也是繼2023年10月27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和新政策討論會之後以河套香港園區為主題進行的又一次研討會。 深圳園區研討會召開前兩個月,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也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繼橫琴、前海、南沙之後的第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且是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重大平台。 河套雖小,意義重大.

  4. 其他人也問了

  5. 3 天前 ·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中美博弈和新冠疫情疊加衝擊不少企業和家庭都面臨生存困境青年失業問題突出許多人陷入躺不平卷不動的兩難負面情緒在整個社會蔓延去年11月,《財新周刊社論改革亟須新突破寫道:「中國經濟持續面臨增速下行壓力人口紅利已經驟減外部環境惡化疊加三年疫情衝擊目前不少企業經營困難地方財政拮据房地產和地方債務引發的財政金融風險顯露令人擔憂的就業形勢關乎民眾福祉與社會穩定。 近期形勢雖有所好轉,但是,刺激政策邊際效果明顯遞減,中國經濟尚未完全重返正軌。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下中國「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6. 2024年3月5日 · 國際外部環境對中國發展的不利影響持續加大從國內看經歷三年新冠疫情衝擊經濟恢復發展有不少難題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加速顯現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又接踵而至政策抉擇和工作推進面對的兩難和多難問題明顯增加經過全國上下努力不僅實現全年預期發展目標很多方面還出現積極向好變化充分表明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困難選擇中國發展必將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一年來,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針對嚴峻挑戰和疫後經濟恢復特點,我們統籌穩增長和增後勁,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準施策,把握宏觀調控時、度、效,加強逆周期調節,不搞「大水漫灌」和短期強刺激,更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用力,全年經濟運行呈現前低中高後穩態勢。

  7. 2024年3月16日 · 然而現實卻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新能源等新賽道遠遠超越西方發達國家、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超越日德成為全球第一……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中國經濟沒崩潰,反而「中國崩潰論」屢屢崩潰。 但從數據上看,確實「出口連續數月下降」、「吸引外資創歷史新低」,「消費者信心指數委靡不振」,從社會層面來說,更存在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之間「溫差」。 「信心不足是目前中國經濟的一個主要問題」也是一個事實。 有人說:「微觀經濟感受才是真實,無法用宏觀數據修飾、打扮出來」。 但是,難道說5.2%仍高於大部份經濟GDP增長是「粉飾」數據嗎? 更何況需要注意是,炒作「中國經濟陷入疲態」時,年均增長仍在全球大國中領先的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已經悄然發生。 哪個才是真實的中國? 何謂好? 何謂不好?

  8. 10 小時前 · 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完整和高效供應鏈和產業群,不僅是電動車製造大國,其本土市場銷售量亦是全球最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內地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為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蟬聯全球產銷量第一,本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