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報專訊中銀香港2388宣布持續提升大灣區開戶易見證開立內地帳戶服務除內地手機號碼外新增以香港手機號碼申請開戶易服務以滿足香港市民在大灣區出遊就業居住的金融需求資料顯示客戶可以在香港見證開立II類III類的內地帳戶前者每年累計轉入或轉出限額合計為20萬元人民幣設有提款卡後者每年累計轉出限額為5萬元戶口結餘設2000元人民幣上限且不設提款卡。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2. 明報專訊一般情况來說在未爆疫前港人到內地開戶則要預半日時間其中羅湖及福田口岸逢周六日開戶人數眾多排隊與填表都要花上2至3小時最後要核對資料及信息成功開戶後再連接手機支付等功能3至4個小時是常事。 還有最好找多幾間分行,其中建行、工行及中行都較受香港人歡迎。 記者在今年初陪伴香港朋友開立多個戶口,其中深圳國貿的工行分行不用稅單及內地地址證明,但要3000元人民幣開戶,並且不可以在一個月內動用。 而中行則只需400元人民幣,但要填一個朋友或親戚的深圳地址。

  3. 2020年11月16日 · 消費者委員會檢視11間本地銀行的開立離岸或內地帳戶服務發現各銀行對開立帳戶的條件可提供的服務和收費不盡相同由開戶年齡資產結餘費用至轉帳方式轉帳上限帳戶最低結餘辦理時間等都各有差異。 綜合11間銀行資料,提供開立內地帳戶服務最普遍(9間),其次是新加坡帳戶(6間);馬來西亞、英國、美國等與本港往來頻繁的國家,甚至埃及、阿曼、委內瑞拉等亦可透過本地銀行開立離岸帳戶。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須留意以下6大貼士: 1.開戶人資料要求. 帳戶持有人年齡普遍需為18歲或以上,個別銀行視乎開戶國家或地區,最低年齡可低至11歲或高至21歲;或要求申請人提供回鄉證、實名登記內地手機號碼、入息或收入來源證明等. 2.開戶程序、需時各有不同.

  4. 2021年5月26日 · 明報專訊中銀香港2388宣布將讓客戶試行在手機銀行開立帳戶時選擇以智方便」(「iAM Smart」)流動應用程式作身分認證客戶同時可選用智方便填表通內已儲存的個人資料自動填寫手機開戶表格省卻人面辨識及人手輸入個人資料時間是香港首家銀行試行於手機開戶流程採用該程式為客戶作數碼身分認證。 特選客戶現可用該服務,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全面推出。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5. 2023年10月12日 · 中銀香港2388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劉賽麗接受本報訪問表示港人跨境服務需求趨升包括在開戶支付理財通置業及保障等多個範疇銀行最重要是要為港人北上前做好服務的準備。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6. 2024年1月24日 · 【詳情】 ‧ 取籌安排: 全線分行1月25日至27日提早於上午8時開始提供兌換新鈔服務上午8時至9時期間全部分行櫃位將用作兌換新鈔分行亦將實施人流管理及派籌市民毋須在分行外輪候。 ‧ 網上預約: 客戶即日起至2月8日可網上預約領取新鈔或迎新鈔套裝,每人每日只可預約一個時段。 預訂新鈔服務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預約詳情 】 其他銀行換新鈔安排:恒生:1月23日起開始網上預約新鈔兌換服務 「派e利是」可參加大抽獎. 相關字詞﹕ 新鈔 迎新鈔 中國銀行 滙豐銀行 渣打銀行 熱門HOTPICK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即時新聞.

  7. 2024年4月29日 · 湯文亮表示:「近年真的很多內地人移居來香港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內地人來港第一步便是開設銀行戶口今年1月至3月初已經有近15萬內地人來本港一間大型中資銀行開戶口他們來港開戶口的最終目標都是在港居住以及在港投資全球資產因為資金來港後日後便可以轉往新加坡倫敦以至全球其他地方。 「五一」料逾80萬內地客訪港. 目前中國公民出境每人每次攜帶上限為2萬元人民幣。 湯文亮估計,絕大多數來港的內地人均會嚴守上述規定,不會光顧地下錢莊以免犯法,而據他推算,若兩夫婦每人每次攜帶2萬元人民幣、每次便可攜帶4萬元人民幣來港,每半個月來港一次,像螞蟻搬家,周而復始也可把可觀資金調往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