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日 · 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數據顯示臺灣每年78月是中暑等熱急症的急診就醫高峰而值得注意的是衛福部今年8月份的資料指出2022年7月份因熱傷害急診人數達774人是去年同期423人的1.8倍

  2. 2024年5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5 月 1 日. 0. 11. 近期食物中毒事件頻傳,對廣大的外族群而言無疑是人心惶惶,也引起了民眾對食安議題的風險意識。 綜觀國際,其實有為數眾多的民眾深受源性疾病,也就是俗稱的食物中毒所苦。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訊,全球每年有6億人──也就是約每10人就有1人──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而引發不適與疾病,每年更有42萬人因而死亡,從而損失3,300失能調整生命年(DALY)。 須留意的是,5歲以下兒童為食物中毒的主要族群,約占總患者的40%,每年有12萬5,000名幼童因此喪生。

  3. 2020年12月1日 ·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合計有502件、高達6,935人發生食物中毒,相較於2018年的398件、4,616人增加超過50%的人數。 此外, 世界衛生組職(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今年4月發布的訊息也指出,全世界每年約有6億人口因食用受污染的食品而罹患疾病,相當於近每10人,就有1人因食品安全問題影響健康,其中更有42萬人因而死亡。 可見食品安全無論是在臺灣,還是在全世界都是眾所憂慮的重大議題。

  4. 2018年8月1日 · 1551. 安問題日益嚴重,遠的不說,光是近幾年的安事件就已是層出不窮,二 一一年的塑化劑事件,二 一四年的黑心油事件,到近期的綠薯條事件、誤食姑婆芋事件,都令民眾憂心於安問題,對於放到嘴裡的東西都難以安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二 一五年統計,全世界每年有6億人因為食用受到汙染的食物而患病,42萬人因此死亡,其中5億5,000萬人罹患腹瀉,23萬人因此死亡。 而臺灣雖然屬於已開發國家,但食品安全並非完全無虞,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及藥物管理統計,二 一七年臺灣食品送檢共計6萬3,283件,其中3,503件未通過,不合格率達到5.5%,也就是說,超過20分之1的食品其實是不合格的。 不合格的食品不一定是包含黑心成分,也有可能是未盡管理之責而受到汙染。

  5. 2020年11月1日 · 0. LIMRA(美國人壽保險行銷研究協會)的特別顧問Dorothy Kramer-Kawakami(2004)將人生下半場的老年風險歸納為:1.長壽風險(Longevity/Mortality Risks)、2.投資風險(Investment Risks)、3.通膨風險(Inflation Risk)、4.健康照顧風險(Health Care Risks),以及5.公共政策風險(Public Policy Risks)。 5項風險中,長壽風險、投資風險與通膨風險都與老年經濟相關,健康照顧風險雖主要涉及身體健康狀態及生活品質,其實也與老年經濟安全有相互影響的關係。 5項風險中除了公共政策風險,對個人來說比較難以規劃之外,前4項風險都可以透過個人的適當規劃,盡可能降低老年經濟弱勢的威脅。

  6. 2022年8月1日 · 年輕人外機會高,普遍有長期食用高油、高糖或高鹽食物的情形,而缺乏運動所致的肥胖或三高等狀況也不容忽視,甚至有誘發其他重大疾病或癌症的風險。 在職場上除了有社會保險,如勞工保險、全民健保的保障外,通常一般雇主還會提供基本的團體保險,但要注意的是,團體保險僅提供最基本額度的保障,由於醫療技術進步,許多新型態治療必須自費,因此社會新鮮人還是必須規劃「個人的保險保障」來面對前述的2大風險。 舉凡商業保險的意外險商品,保障範圍涵蓋因意外身故、意外殘廢失能、意外傷害醫療、住院或骨折等,可充分因應意外風險;商業保險中的住院醫療險包含實支實付或住院日額、手術醫療等;重大疾病險或癌症險則可提供三高或慢性疾病衍發的重大疾病或癌症治療時充裕的保障,建議社會新鮮人可透過專業的業務人員來規劃全面性的保障。

  7. 2022年11月1日 · 無論是在炎炎夏日,還是在寒冷的時節,一杯飲料,對許多人而言是一種小確幸,一口接著一口總能讓人感到愜意、舒爽或是溫暖,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每天喝飲料的習慣。 Yahoo於2021年進行「糖世代健康大調查」,針對民眾平時喝含糖飲料做民調,總計有超過1萬人參與線上問卷。 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半數(53%)的民眾1週至少會喝一次含糖飲料(手搖飲或包裝飲料),31%的人1週會喝1~2次,16%的人約每1到2天就會喝一杯,5%的人一天會喝一次,1%的人一天會喝到2次或以上。 而這些喜好喝飲料的民眾當中,以25~44歲年齡層的比例為最高(37%),其次是18~24歲的社會新鮮人族群(34%),而每週喝3次以上含糖飲料的民眾,則以學生族群的比例為最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