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中秋節 是 漢字文化圈 的重要傳統 節日 ,起源於中國,為每年的 農曆 八月十五 ,一般在 公曆 的9月初至10月初。 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 華人 的傳統節日。 農曆八月為 秋季 的第二個月,在中國古代稱為 仲秋 或 中秋中秋節不但位於秋三月之第二個月,日期亦在該月之十五日,這可能是取名為中秋節的原因。 中秋節又稱為 八月節 、 八月半 、 月夕 、 月節 、 十五夜 ;在 台灣 亦被稱為 秋節 ,是 漢族四大傳統節日 之一。 起源 [ 編輯]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於《 周禮 》,讀為仲秋,指的是農曆八月。 該段落記載在農曆八月,樂官會在晚上擊土鼓、吹《豳》詩,迎接天氣變寒 [2] 。

  3. 2020年4月2日 · 中秋節定於農曆八月十五因爲恰好在三秋的中間所以稱之爲中秋。 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中秋節的由來. 傳說一 :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4. 2023年9月28日 · 中秋節的由來——在民間流傳的四個故事墨子中秋節的由來是怎麼來的呢? 它有哪些典故呢? 首先來介紹一下中秋節的起源。 從記事起,中秋節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無論我身在何處,我都會用月餅來表達我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長大後,我才發現,中秋節源於古代帝王祭月的傳統。 因為農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古代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又在仲秋之中,因此被稱為中秋。 中秋節也被稱為「八月節」、「八月半」、「中秋」等。 因為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也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還是古代祭月的日子。 在民間,每年的八月十五日都會舉行拜月和祭月的活動,而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 祭月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均分切成塊,每人一塊。

  5. 中秋節源自對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 祭月 演變而來。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 據《周禮》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曆八月中旬,又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稱為“秋報”。 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 因此,後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為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並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北宋時期,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明清時期,中秋始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在千百年傳承中幾經流轉變換,最終以“闔家團圓”的精神指向成為今天中秋節的主要文化內涵。

  6. 2021年8月23日 · 中秋節由來傳說一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中國十大古代愛情故事之一,相傳嫦娥老公後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並交給嫦娥保存,可惜小人蓬蒙趁後羿外出狩獵,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見狀便吞下不死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向天上飛去,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

    • Yahoo 旅遊
  7. 2024年1月10日 · 中秋節2023丨由來 中秋節,也稱為月圓節或八月節,是華人文化中的重要節慶之一。其由來和傳說有幾個版本: 1. 古代秋季祭祀 早在古代,中秋是慶祝秋收的時節,因此有秋季祭祀的傳統。古人認為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以此來感謝天地之恩。 2. 嫦娥奔月傳說

  8. 中秋节 是 汉字文化圈 的重要传统 节日 ,起源于中国,为每年的 农历 八月十五 ,一般在 公历 的9月初至10月初。 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 华人 的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为 秋季 的第二个月,在中国古代称为 仲秋 或 中秋中秋节不但位于秋三月之第二个月,日期亦在该月之十五日,这可能是取名为中秋节的原因。 中秋节又称为 八月节 、 八月半 、 月夕 、 月节 、 十五夜 ;在 台湾 亦被称为 秋节 ,是 汉族四大传统节日 之一。 起源 [ 编辑]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 周礼 》,读为仲秋,指的是农历八月。 该段落记载在农历八月,乐官会在晚上击土鼓、吹《豳》诗,迎接天气变寒 [2]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