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5年12月31日 · 台灣的日本總督與中國總統(管仁健/著). 70年代開始,美國已決心退出越南的泥淖,開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 1971年10月25日,糾纏22年的中國代表權爭議終告落幕。. 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也開始了至今仍難以挽回的外交困境。. 1971年有12個國家與台灣 ...

  2. 2013年12月3日 · 當時美國政府宣佈與播遷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斷絕外交關係轉與實際管轄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交消息傳至臺灣侯德健奮筆填此歌詞後首先經台灣名歌手李建復演唱而台灣報紙在官方授意下一再宣傳令歌曲變得家傳戶曉

  3. 2015年11月11日 · 1949年在內戰中慘敗給毛澤東的蔣介石率領國軍逃亡來台整個中國大陸淪陷給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實質統治的疆域於是只剩下台灣。 由於蔣介石與毛澤東在國際場合同時都堅稱自己是代表「中國」(China)的合法政府。

  4. 2005年12月31日 · 為了名義上的統一」,中國政府一國兩制的優惠越放越寬。 但台灣政客為了選舉,要故意挑動兩岸關係的緊張來火中取粟,這還可以理解;然而為何兩岸越交流,台灣民意測驗中「統消獨長」的趨勢,卻越來越明顯。 理論上台灣人民都是移民後裔,比起大陸上土生土長的人民,應該更不會有特定的意識型態。 何況兩岸大多都是漢族,「統消獨長」的趨勢究竟從何而起? 我就不得不提到一次最關鍵的轉捩點:千島湖事件。 1987年蔣經國死前,同意台灣同胞赴大陸「探親」,而且對「探親」的限制很寬,讓本省人也得以掛「探親」羊頭,賣「觀光」狗肉。 兩岸一時之間,水乳交融的極為密切,也可以解釋為何千島湖事件中罹難的24名台灣旅客,都是「無親」可探,純粹「觀光」的本省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頁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頁2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頁3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頁4
  5. 台灣對中國的反攻烏龍史(管仁健/著). 從一九四九年新中國一成立,就對那個還被舊中國盤據的台灣島不斷文攻武嚇,假如不是韓戰逼老美擋在台灣海峽上,「武力解放台灣」大概早就實現了。. 然而話說回來,在台灣這邊兩蔣統治的舊中國,不也一樣整天在 ...

  6. 2011年6月30日 · 1980年代,是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中最關鍵的十年。 除了從黨外到民進黨一路以來的各種政治抗爭外,有兩件基督徒的自發性抗議活動,對掌控台灣已四十多年的國民政府來說,影響性可說是比政治活動還大。 第一件是在1987年8月1日,被警總迫害新約教會信徒們,藉著到法院出庭時,竟然不顧軍警特務的武力威脅,不惜一死的衝到總統府前,拉起了「蔣經國是暴君,國民黨是暴政,暴君必滅,暴政必亡」的白布條,還用擴音器廣播詛咒小蔣多行不義,近日內必將暴斃的預言。 大內禁區裡出現這種「直犯龍顏」的抗議活動,在兩蔣時代可說是絕無僅有,或許也真嚇壞了在軍警嚴密保護下的那個「風中蟾蜍」,1988年1月13日,小蔣就應驗了這預言,七孔流血而暴斃。

  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商品化與去商品化:社會福利的政治經濟意涵. 當陳水扁總統已宣示「經濟優先,社福暫緩」政策方向,德國前國家科學研究院院長查赫(Hans F.Zacher. )指出,社會福利政策與經濟發展並沒有衝突。 究竟社會福利與經濟發展成呈現什麼樣的關係? 是互斥,還. 是相輔相成? 筆者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底下社會福利作為促使工人勞動力再生產的領域,事實上幫助資本家. 保有穩定的勞動力,助於資本家得以繼續生產商品,因此社會安全制度對整體經濟的發展是正面的因素。 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年代的經濟產量已高到之前的任何時代無以匹敵,但勞動力、土地及貨幣商品化之. 後,所帶來的貧窮與社會問題卻未在市場經濟中自動減少,甚至與富裕的經濟等量齊觀,經濟發展與社會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