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法定假日又叫勞工假期假期比公眾假期少係由香港法例第57章《 僱傭條例 》規定2022年之前每年有12日。 呢個係香港勞工嘅最基本假期福利,通常 藍領 嘅 工廠 、 地盤工人 同 服務性行業 都係放法定假日。 但係服務性行業喺假期嗰日通常都係最忙嘅,所以服務業員工多數都唔可以喺正日放假,要喺法定假日嘅前後60日補假。 2022年開始至2030年,香港每年嘅法定假日,將會每兩年增加一日,逐步增加至17日。 2022年新增嘅法定假日為佛誕,未來新增嘅法定假日依次序為2024年開始嘅「聖誕節翌日」、2026年開始嘅「復活節翌日」、2028年開始嘅「受難日」,以及2030年「受難節翌日」。 法定假日一覽: 元旦 (即係 1月1號 )

  2.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 勞動基準法 》簡稱勞基法,係 臺灣 法律體系中最基本嘅勞工法例,佢嘅立法目的係「設立最低勞動標準,保障勞工嘅權益,加強雇主同勞工之間嘅關係,同時推動社會同經濟嘅發展」。 呢個法例係喺民國73年7月30號公布同實施嘅,而家嘅現行版本係2020年6月10號經過修正同公布嘅。 歷史 [ 編輯] 2018年,呢條法例喺修訂嘅時候,各個工會對草案表達強烈不滿 [1] , 時代力量 指呢條法例係「修惡」,執政 民進黨 企喺資方嘅角度,傷害勞工權益。 但修訂最終被通過,事件亦被視為民進黨同時代力量 關係 轉差,分道揚鑣嘅導火線 [2] 。 參考 [ 編輯] ↑ 台灣來鴻:修法引發勞工怒火猛燒民進黨政府. 《BBC News 中文》 (繁體中文).

  3. 英文叫 part time 或 part-time ,意謂 部份 時間 ,就 一週 內返嘅 日 ,少過正職,又或者 一日 內返嘅 時 ,少過正職。 日文叫當今叫 アルバイト (讀似亞魯跛墮),短稱 バイト (讀似跛墮),唔係公司 正式職工 嘅工。 取自德文Arbeit,德文本身只係做嘢咁意思, 明治時期 學生拎來做 暗語 ,後來誤用。 屬於1類 : 勞工.

  4. 歷史 歷史上工聯會多次參與勞工維權、災民救濟同社會運動,而家主要工作包括幫僱員追欠薪、工傷賠償、遣散費同長期服務金,政綱包括取消強積金對沖、改革政府外判、14周產假、7日侍產假。 創辦勞工子弟學校 1946年之前,香港有6間官立小學,每學期學費30緡;而私立學校收費100緡以上。

  5. 香港嘅所有香港法例同附屬法例,都要喺憲報刊登(通稱「刊憲」)先至會生效。 政府憲報一般喺禮拜五出版。卷號喺1997年7月由第一卷開始重新編排,而期號同公告編號就會每年更新。此外,憲報號外會根據需要而唔定期出版,並有獨立嘅期同公告編號。

  6. 街坊工友服務處 簡稱「街工」,係香港一個已經摺埋服務社區同勞工嘅壓力團體,旗下有再培訓教育中心、荃灣教育中心、荃灣豪輝綜合服務中心、勞工(工會)事務組同社區事務組。. 同時佢哋亦曾經係香港 泛民主派 入面,其中一個參政團體,而家喺 香港 ...

  7. 緊急情況規例條例. 《 緊急情況規例條例 》( 英文 : Emergency Regulations Ordinance ),俗稱「 緊急法 」,即 香港法例 第241章,係 香港 有關 緊急狀態 嘅法例,當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 認為香港進入咗「緊急情況」,就可以直接訂立合乎公眾利益嘅規例,而唔使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