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8日 · 的士無牌網約車之爭01民調67%撐發牌 吳傑莊指的士Uber可並存. 撰文:何瑞芬. 出版: 2024-05-18 17:50 更新:2024-05-18 21:31. 59. 的士界自行「放蛇」捉Uber司機,點燃的士與Uber為首網的約車間爭論。. 《香港01》周五(17日)民調投票,20小時有約1.6萬人投票 ...

  2. 2024年5月20日 · 的士業界與白牌車矛盾升級,網上流傳多段據悉是業界自行「放蛇」打擊Uber片段引起熱議。. 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今早(20日)表示,不贊成司機「放蛇」行為,指應由執法部門而不是市民執法,勸市民及司機要克制。. 他又稱對網上有人呼籲 ...

  3. 2024年1月13日 · 吳越」在劇中飾演外貿公司的科長「金花」,雖然在劇中的戲份不多,但恬淡老練的形象深植人心,給人一種聰慧女性的感覺。 吳越近幾年的戲劇作品相當多,而且口碑也都不錯,像是討論度比較高的《北京女子圖鑑》、《大明風華》、《清平樂》、《流金歲月》、《掃黑風暴》等,不管是古裝、時代劇、現代劇都能駕輕就熟。 《繁花》隱藏美女6:王菊. 「王菊」在劇中飾演汪小姐的同事「梅萍」,原本和汪小姐的關係不錯,但看著她升遷而逐漸心生妒忌,也是一個滿重要的角色。 王菊最早是參加了騰訊視頻真人秀節目《創造101》,以踢館選手的角色而廣為人知,後來又因為獨特的人格特質而受到網友喜愛,《繁花》是她的第三部戲劇作品。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王家衛版《繁花》精彩劇照👇👇👇. + 32. 《繁花》隱藏美女7:鄭希怡.

    • 「四美」最初並無西施
    • 四種自然現象解釋四大美人
    • 比較中西如何看美人與國政
    • 「紅顏禍水」源自男性陽剛特質不夠

    回到史料,怎麼時候出現了「四美」的概念呢?比較早出現的是南宋時期的《四美圖》。南宋民間的木刻年畫《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簡稱《四美圖》。《四美圖》自右向左畫了四個美女:綠珠(西晉石崇愛妾)、王昭君(西漢)、趙飛燕(西漢)和班婕妤(西漢)。 可見宋代時期的「四美」是沒有西施的,而且漢代美女居多。 而明代的《四美人詠》中,「四美」指王昭君、趙飛燕、卓文君(司馬相如的妻子)和綠珠。當中也沒有西施。也就是說,在明代,沒有明確把「四大美女」和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完全對應起來。 清代《紅樓夢》也曾談過四美、五美。《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寫林黛玉要給古代的五個美女各寫一首絕句,賈寶玉將之命名為《五美吟》。那麼是哪五個美女呢?林黛玉的選擇是西施、虞姬、王昭君、綠珠和紅拂女。可見林黛玉的標準和民間知識分子...

    那麼,為怎麼用這四種自然現象來解釋四大美女的美貌呢?這個我自認有獨家看法。 先看「沉魚」,一般用來形容西施的美貌。大致解釋是:西施在河邊浣紗,魚兒看到她那麼美艷,都趕快沉入水中不敢看她。「沉魚」的典故來自莊子,說毛嬙和麗姬兩個美女,「人之所美也」,也就是人們都認為她們是美女。但是,魚看到她們就趕快潛到水底,鳥看到她們就趕快飛走,鹿看到她們就趕快四散開(「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這樣如何能確定天下最美的標準?莊子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動物和人對美的認知有差異,所以美是非常主觀的看法,不能絕對化。這就是莊子原來對「沉魚」這個詞的解釋。 我真的不懂為怎麼後來「沉魚」被用來形容西施,而且是西施的「專利」。其中的邏輯完全跑掉了。莊子的邏輯是通順的,人看到美女想要湊近是人的天性,動物看到卻...

    中國民間的知識體系是把四個人和四種自然狀態聯繫在一起,邏輯是混亂的。但這當中折射的是把四個女子和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文化心理。 西施本和吳越爭霸沒有任何關係,可是漢代文人卻覺得吳越的爭霸戰中怎麼可以沒有一個紅顏禍水?要找一個紅顏禍水,就找到了西施;王昭君則是置身漢匈之間的衝突,為完成讓雙方和解的使命犧牲,也是一個比較悲劇的角色;貂蟬是在兩個男人間的紅顏,她的故事也是越寫越無聊;楊貴妃更是如此,她死在安史之亂的馬嵬坡。 總而言之,中國傳統知識體系把女性作為亂世禍水的概念加以強化。 這也是《越絕書》中伍子胥一句話折射出的普遍心態。當范蠡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時,伍子胥反對說:「臣聞夏亡於妹喜,殷亡於妲己,周亡於褒姒,夫美女者,亡國之物也!王不可受。」這是伍子胥對夫差的諫言,但夫差沒有聽,接受了西施...

    埃及艷后不但美貌,而且性感。她的性感是自主呈現的,同時也充滿了知性。埃及艷后周旋在許多西方世界的男人之間,最後雖然埃及亡國,被羅馬帝國打敗。雖然埃及被羅馬征服,可是在西方文化體系卻認為埃及艷后征服了羅馬最有權勢的男人。這是完全不同的邏輯,和中國「四大美女是紅顏禍水」的文化心理是完全不同的。 我認為「紅顏禍水」觀念是因為男性自身陽剛特質不夠強大,才把一切責任歸咎於女性。男性如知識分子們、君王們只是躲在幕後、躲在深深的宮院內玩弄權謀,玩弄一套話語,不能呈現出真正征服者的角色,所以最終淪為降虜被征服。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命運。 【文章已獲Fb帳戶「富察」授權轉載】 【世界上有不少建於孤島上的著名建築,我們一齊看看這五個著名歐洲孤島建築。】

  4. 2021年7月2日 · 高饒事件中毛澤東原本只是想敲打劉少奇周恩來的經濟工作路線尤其是土改路線高崗挑起白區黨蘇區黨之爭後毛澤東即支持劉少奇打倒了高。 事實上,正如粟裕事件中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彭德懷才是毛澤東真正的忌憚對象,在高饒事件中相對於東北王高崗長期從事白區工作的劉少奇威脅並不大。 在廬山會議上,當彭德懷在給毛澤東的信中提出反對個人崇拜時,劉少奇堅定地站在毛澤東一邊批判彭德懷。 劉少奇在會議結束時專門發表講話,批判彭德懷反對個人崇拜,主張「積極地搞個人崇拜」。

  5. 2020年9月3日 · 吳越之地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 孟浩然大約在40歲的時候參加了人生最後一次科舉很不幸地又落榜了但與杜甫不同的是他逐漸放下了心中的鬱結前往現在的江浙地區拜訪好友散散心成為了一個閒散的山水田園詩人

  6. 2020年8月25日 · 在外界看來,《八佰爭議的背後其實是兩岸原先是國共領導抗戰之爭這種爭議從官方延續到民間這恐怕也是八佰去年遭撤檔今年上映但仍遭一些傾向民族主義的大陸青年小粉紅以及左派人士反對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