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9月12日 · 綠置居2021推出了鑽石山啟鑽苑 Kai Chuen Court單位數目高達2,112伙屋苑預計關鍵日期為2023年12月31日準業主今年年尾就可以準備收樓!. 今文ROOTS上會為你介紹鑽石山啟鑽苑更會為大家提供申請按揭的資訊等你清楚了解按揭申請詳情!. 目錄(立即 ...

  3. 出售綠表置居計劃單位2020-21 |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啟鑽苑售樓說明書 – 檢視紀錄 (PDF 格式,43 KB) 啟鑽苑售樓說明書 – 封面至第 23 頁 (PDF 格式,25.1 MB) 啟鑽苑售樓說明書 – 第 24 頁至第 58 頁 (PDF 格式,7.07 MB) 啟鑽苑售樓說明書 – 第 59 頁至第 111 頁 (PDF 格式,16.90 MB)

  4. 啟鑽苑共設5座工程項目名稱為鑽石山綜合發展區公共租住房屋發展計劃第一和第二期」, 房委會 當初預計第一期公屋在於2021年初落成,第二期公屋於2023年初落成 [4] ,但第一期快將竣工前仍未公佈此屋苑的名稱。 2021年1月11日,政府宣佈將第二期公屋納入「 綠置居 2020/21」,翌日向 黃大仙區議會 提交文件正式命名所有住宅樓宇,但基座商場名字未有同時公佈 [5] ,直至商場進行招標才得悉名為「啟鑽商場」。 第二期綠置居已於2021年5月28日至6月10日間接受申請,並於同年8月10日進行攪珠,隨後於10月29日起開始選單位,而關鍵日期為2023年12月31日。 而第一期出租公屋已於2021年7月預配,於同年10月19日起入住。

  5. 2023年2月22日 · 啟鑽 苑位於鑽石山綜合發展區中心至西面原本屬出租公共屋邨用途房委會策劃小組委員會其後通過將屋苑第二期 (位於中心的三座大廈),轉為綠置居項目估計定價由118萬元至385萬元首期最低由5.9萬元起。 「綠表置居計劃2021單位除了有啟鑽 苑提供的2,112伙單位外預期將包括綠置居2019內523個青衣 青富苑 、柴灣 蝶翠苑 賣剩單位,以及大約800個回收一併出售的⌈租者置其屋⌋,總數多達約3,400個單位。 「綠表置居計劃2021」單位計劃預計於2021年5月接受申請,市場估計在9至10月份進行攪珠,有機會2021年底開售。 綠表置居計劃申請資格. 房委會轄下公屋住戶. 房協甲類出租屋邨的住戶. 下列持有房屋署/市區重建局發出有效《綠表資格證明書》的人士:

  6. 啟鑽苑共設5座工程項目名稱為「鑽石山綜合發展區公共租住房屋發展計劃第一和第二期」, 房委會 當初預計第一期公屋在於2021年初落成,第二期公屋於2023年初落成 [4] ,但第一期快將竣工前仍未公佈此屋苑的名稱。 2021年1月11日,政府宣佈將第二期公屋納入「 綠置居 2020/21」,翌日向 黃大仙區議會 提交文件正式命名所有住宅樓宇,但基座商場名字未有同時公佈 [5] ,直至商場進行招標才得悉名為「啟鑽商場」。 第二期綠置居已於2021年5月28日至6月10日間接受申請,並於同年8月10日進行攪珠,隨後於10月29日起開始選單位,而關鍵日期為2023年12月31日。 而第一期出租公屋已於2021年7月預配,於同年10月19日起入住。

  7. 2021年5月25日 · 2021綠置居剛剛派表並於5月28日開始接受申請截止日期為2021年6月10日晚上7時正要注意的是各分區辦事處只在辦公時間內接受申請即在6月10日當日過了辦公時間就只能親身往綠置居銷售小組辦事處或網上遞交申請今期推售的有2112個新推的啟鑽苑單位517個上期的貨尾單位外還有800個過去租置計劃下的收回單位有意申請者萬物錯過今次良機。 上期貨尾. 有關上期貨尾的517個青衣青富苑及8個柴灣蝶翠苑單位。 讀者可到以下連結重溫該兩個屋苑的資訊。 青富苑揀樓 – 2019/2020 綠置居揀樓攻略. 蝶翠苑揀樓 – 2019/2020 綠置居揀樓攻略. 租置計劃的回收單位. 今期破天荒將過去曾經在租置巿場推售過但未能售出的租置計劃下的回收公屋單位放在揀樓名單中。

  8. 2021年10月24日 · 2021-10-24 11:12. 連接啟宏閣和啟雋閣的行人天橋外牆設有電影菲林模樣的鋁飾板。 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房屋委員會位於黃大仙彩虹道鑽石山綜合發展區的啟鑽苑第一期公共租住屋邨最近落成居民陸續入伙鑽石山綜合發展區包括啟鑽苑第一期的公共租住屋邨啟鑽苑第二期的綠表置居計劃和啟翔苑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啟鑽苑第一期共有兩座住宅大樓及一個商場。 啟宏閣和啟雋閣合共提供1018個公屋單位,預計可容納約2 680位居民。 房屋署總建築師朱慧明指,除原址具有歷史文化意義外,地盤周邊有高密度的住宅、商業大廈、工業大廈等樓宇及繁忙的道路。 設計團隊在優化整體樓宇布局和設計時,要考慮與周邊社區配套設施及地區文化的協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