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月6日 · 《經濟日報》報道,有單身人士在26歲便排隊輪候公屋,但排了近10年後,政府改變計分制度,令其他45歲或以上人士可以「打尖」,結果令他愈排愈後,所以早排隊未必早上樓。

  2. 2015年11月2日 ·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未來5年度的公營房屋建設計劃,房屋署署長應耀康表示,留意到非長者單身申請者因為輪候時間長,有申請人在審查階段時已不乎資格、或失去申請意慾。 他透露,房署已調整配額計分制,陸續向非長者單身申請者逐一發信,詢問其申請意願,如3次不獲回覆,署方會將申請者從輪候冊名單剔除。 政府曾承諾公屋輪候冊上市民可在3年內上樓,應耀康表示,現時平均輪候時間已增至3.6年,因申請人數字不斷累積,未來一段時間仍然要偏離3年目標,但他重申不會考慮推私樓租金津貼,認為此做法不會增加供應。

  3. 2019年9月16日 · 公屋申請擬引入定期查核 每輪候2.5年或被查資產. 公屋輪候冊最新有25.61萬人,正待上樓。. (資料圖片). 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最新達5.4年,為確保公屋資源用於協助真正有需要人士,消息稱房署建議引入定期查核機制,審檢尚未到達資格審查階段的一般申請者 ...

  4. 2021年2月9日 · 公屋輪候冊約25.3萬家庭等上樓,最新平均輪候時間5.7年,創逾廿年新高。 據了解房署去年初,隨機調查4,000戶公屋申請家庭,發現截至去年3月底,非長者一人申請的平均年齡是33歲;在「90後」申請人、

  5. 2016年5月12日 · 一般公屋輪候數字再創新高,截至今年3月底,約有15.05萬宗申請,較去年12月的14.7萬宗上升2.4%,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3.7年增至3.9年,與房委會的3年上樓承諾,又再有進一步差距,而長者一人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為2.3年。

  6. 2018年5月12日 · 運輸及房屋局 房委會 公屋政策. 首次獲編配公屋的輪時間「入五」,一般申請者需苦候平均5.1年,創2000年以來新高,輪候冊最新有27.23萬宗申請等上樓。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承認,公屋出現供求失衡情況,房委會會繼續增加供應。

  7. 2020年2月13日 ·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4年,至於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是3年。 數據跟去年9月底比較,一般申請總數多了2400宗,而非長者一人申請則微升約500宗。 輪候時間方面,一般申請維持不變;但長者一人申請則微升0.1年,是2000年以來首次升至3年大關。 責任編輯:吳卓峰. 房屋署 公屋. 房屋署今日(13日)更新公屋輪候數據,一般申請輪候時間跟上季公布一樣維持5.4年,仍遠離政府3年上樓目標。 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等上樓需平均3年,數據創近廿年新高。 截至去年12月底,約有15.19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