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外匯分析 相關

    廣告
  2. 所有全新客戶貴金屬及外匯孖展交易點子回贈賞高達港幣20,000元,MyLink客戶額外加賞20,000積分! 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投資涉及風險。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日 · 一、金融投資25%. 回臺資金必須存入外匯存款的專戶於扣除稅款金額後的25額度內可從事金融投資根據金管會公告境外資金匯回金融投資管理運用辦法》,可投資的金融商品包括債券含政府債券公募公司債金融債國際債券)、股票上市上櫃興櫃)、投信基金期貨ETF指數投資證券ETN)、上市櫃認售權證期貨或選擇權交易。 個人方面,可在匯回資金的3%額度內投資保障型及高齡化的保險商品。 投資國內保險商品以匯回資金3%為限. 保障型及高齡化保險商品以下列為限: .傳統型分期給付即期年金保險. .利率變動型分期給付即期年金保險. .無生存保險金且符合一定保障比例的傳統人壽保險. .健康保險(不含生存保險金) .傷害保險(不含生存保險金) .長期照顧保險. .實物給付型保險.

  2. 2021年3月1日 · 臺灣的外幣保單市場上一向以美元保單為大宗澳幣計價的保單次之而外幣保單又可以分為外幣投資型保單和外幣傳統型保單。 但要注意的是,儲蓄險得要等到期滿,才可以選擇一次領回或是分期領回;至於投資型保單,顧名思義,就是兼具保障與投資的一種保單,投資人除了得承擔匯率風險之外,還得承擔投資的盈虧;此外,一旦發生停扣、或扣款不成功時,不但原有的投資部位會下降,甚至還有可能讓原有的保障一併消失。 以上主流的外幣保單和新臺幣保單看似差異不大,是什麼讓外幣保單在近年保單市場迅速成長? 我認為大致有4項原因: 1.民眾認為外幣保單「利率」或「投資報酬率」較高.

  3. 2019年9月1日 · 一、海外資金匯回專法. 為鼓勵海外資金回流,政府另就海外資金匯回課稅問題設立專法,給予租稅優惠,希望吸引更多資金返臺投資。 專法預計最快於二 一九年八月十五日上路,以下介紹欲透過專法將資金匯回程序及應注意事項: 1.向國稅局提出申請,國稅局及受理銀行將對其身分分別進行資格審查、洗防及資恐審查。 2.通過審查後,須將海外資金一個月內存入外匯存款專戶,二 二 年八月十四日前申請匯回享8%,二 二一年八月十四日前申請匯回享10%。

  4. 2019年4月1日 · 1.辨認資金性質. 將資產配置於海外構成因素及來源眾多,因此並非匯回的海外資金皆屬於海外所得,非屬海外所得也就毋須課徵所得稅。 根據相關的財政部解釋函令,規定個人需提出對自己有利的資金來源證明文件,並自行辨認匯回海外資金構成內容,然後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 舉例:海外投資100萬元,數年後匯回本利和110萬元,僅須就孳息10萬元的部分計入海外所得額,並非以匯回海外資金全額110萬元課徵所得稅。 非海外所得: 投資本金、借貸款項、存款本金等。 海外所得: 營利所得、薪資所得、利息所得、境外遺產繼承、贈與等。 2.區分課稅年度. 確認其資金來源屬海外所得後,接下來判斷其所得是否超過核課期間。 若其海外所得已申報課稅者,自然沒有被課稅的問題;如果過去沒有申報者,則進入下一個判斷階段。

  5. 2024年3月1日 ·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6. 2020年1月1日 · 原因1:保單特性符合社會大眾資產配置需求. 臺灣貨幣市場處於負實質利率狀態,利變型保單仍是商品主流,為主要支撐業務的商品,利變壽險保費收入相較二 一八年同期增加12.63%。 原因2:全球投資市場趨勢. 資本市場於二 一九上半年出現回升行情,雖然美國聯準會(Fed)降息,致使投資型保單同時受到全球資本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以及利變保單大賣衍生的資金排擠效應影響,投資型保險保費收入相較二 一八年同期減少16.57%,但投資型保險保費收入僅占總保費收入14.89%,尚不會反轉整體經營績效表現。 原因3:資金運用策略的結果.

  7. 2023年10月1日 · 消費者可以透過3大指標面向來觀察未來美國利率的走向,首先是芝商所FedWatch對美國未來利率走向的預測。 這是以投資市場推估未來美國升、降息機率的統計工具,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聯準會於11月或12月皆有超過30%的機率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5.50~5.75%區間,也就是說,到今年年底以前,仍有升息一碼左右的可能性。 第二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約為4.2%),這是從美國公債市場推估未來利率的方法,債券市場對利率相當敏感,可以透過各年期的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市場價,來推估未來美國利率的走向;第三則是從美元指數(用以衡量美元對歐元、日圓、英鎊、加幣、瑞典克朗、瑞士法郎這6個國家的匯率價值)升降做判斷,當指數上升,代表美元走強,反之則走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