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不過,因初三為「赤口」,傳統不宜拜年,因此很多善信會改為在初三才往車公廟參拜,令這天成為車公廟年中香火最鼎盛的一天。 ( 暫時沒有回應 )

  2. 摩羅街以古董聞名中外,兩旁開設了許多出售古董物品的商店,如中國古代婚禮服飾、巨型瓷器花瓶、小巧的鼻煙壺、雕刻精美的玉器、罕見的古代錢幣和銅鏡等等,吸引很多西方人士和本地行家慕名而來,大肆選購。

  3.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巴士司機罷工,部分路線因而暫停服務,交通陷入癱瘓,為紓緩這個問題,較小型的巴士(小巴)因而產生。政府容許小巴進入市區,白牌車越來越受市民歡迎,數目不斷增加。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至14座位,從此14座便成為小巴的別稱。

  4. 這是橫跨三十年的逃亡史,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逃港潮,分別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現在距離1962年的那次逃港高潮,已過去整整五十年。 幾次逃港高潮,都跟當時內地的政治、經濟狀況密切相關。

  5. 香港上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

  6. 1933年,大會堂的部分因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興建新總行而拆卸,其餘部分亦於1947年全部拆去,原址稍後興建了中國銀行大廈。 戰後重建期間,很多人深感復興文化的需要,再建另幢大會堂的意念遂應運而生。

  7. 1972年8月2日海底隧道通車,由電視藝員沈殿霞乘坐一輛老爺車,率領一隊老爺車首先通過,場面輕鬆而熱鬧。 海底隧道(紅磡海底隧道),簡稱紅隧,是香港首條由九龍通往香港島的過海行車隧道,於1969年9月1日動工,1972年8月2日通車,耗資港幣3.2億港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