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日 · 天文台於一八八三年成立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為市民大眾提供準確時間。 其中於一八八五年一月一日啟用的時間球塔,利用圓球作為報時信號,準時在下午一時正降落,除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還可幫助船隻定位,猶如現時全球定位系統(GPS)一樣,大家憑時鐘時間,再靠船隻航行時看着天空的星,以此了解自己的位置。 問題是怎樣才知道時間準確? 不少人聽過本初子午線,這條本初子午線會穿過零度經線,理論上當太陽橫過本初子午線,就是格林尼治標準時間的正午。 香港也有自己的子午線,穿過香港天文台,跨越九龍及港島,當太陽橫過本初子午線,即是香港時間的正午,這一條香港子午線就是當年用作制訂本地時間的參考。 石柱原來是當年香港子午線的標記,配合中星儀望遠鏡,望遠鏡會對着石柱上的標記,即可以校準南北子午線的方位。

  2. 2024年5月22日 · 昨日豪雨主要集中離島區但市區仍見烏雲。 (陳德賢攝) 【本報訊本港昨日風雨大作天文台自早上10時起先後發出黃雨及紅雨警告至下午4時又將紅色暴雨警告取消改發黃雨警告不過今次紅轉黃前10分鐘即約下午3時50分左右天文台罕見地透過天氣訊息公告渠道首次發出提前預報天文台表示將會於下午4時發出黃色暴雨警告」。 天文台:未來會盡早發預警.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國仲表示,未來會繼續盡早發放預警,讓市民做好準備,以保障市民安全。 對於今次天文台提前10分鐘通告紅雨轉黃雨的安排,楊解釋,根據現時預測氣象的科技,要預測暴雨有相當難度,因為暴雨發展、移動及影響區域的隨機性較高。

  3. 2024年5月17日 · 天文台程式增預警 提示或掛9號波. 新聞觀看次數:3.5k. 緊急警示系統至今只啟動過一次。 【本報訊去年本港發生500年一遇的大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呼籲市民下載我的天文台手機應用程式指當局部地區雨勢相當於黑雨水平會作出大雨提示程式亦會作出更新當有機會發出9號風球時會發特別天氣提示發出9及10號風球時會有通知附加圖像。 謝展寰認為,天文台在現有科技容許下,會盡早加強發放訊息,但現今科技預測有限制,提前預告時間愈長,準確度會較低,例如暴雨覆蓋範圍細、發展隨機又急,預測有效期十分短,天文台雷達圖可在10分鐘內完全不同,故準確度低,但為加強公眾安全,提早預報是值得的。

  4. 2023年9月9日 · 香港天文台總部前晚11時至午夜12時錄得一小時雨量為158.1毫米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紀錄而是次黑色暴雨警告的生效時間亦超過16小時打破1999年8月23日5小時47分鐘的紀錄成為本港歷來黑雨最高維持時數紀錄天文台昨日隨即推出新一輯雷暴相關災害的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宣傳聲帶期望提高市民對雷暴的認識及防災意識。 本港自前晚9時2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25分鐘後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到11時05分再改發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總部雨量及黑雨發出時間同破紀錄。 部分地區超過600毫米雨量. 天文台指,截至昨晨5時的過去24小時,本港大部分地區雨量超過100毫米,港島、九龍、新界東北更錄得超過400毫米雨量,部分地區錄得超過600毫米雨量,為全年平均總雨量四分之一。

  5. 2021年6月2日 · 夏季為大地帶嚟雨水但若果單日降雨量超過10米」,唔知你又驚唔驚天文台前晚發稿交代雨量時就唔小心報錯數多處地區錄得超過10毫米雨量」,錯誤地寫成超過10米」(即超過10,000毫米),兩者嘅差距高達1,000倍

  6. 2024年5月8日 · 本報訊天文台去年接獲7宗市民目擊不明飛行物體的報告分布在東區觀塘九龍城西貢荃灣及離島但數量較對上4年2019至2022年的11至22宗為少錄得最多報告的一年為2021年其次為2022年錄19宗。 過去5年沙田離島接報最多. 環境及生態局書面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時指,過去的5年,天文台合共接獲71宗目擊不明飛行物體的報告,當中沙田及離島區接獲報告最多,5年分別有8宗。 至於哪些時段最常發現不明飛行物體,天文台指晚上10時至11時59分接獲最多報告,共有12宗,其次是清晨4時至6時和傍晚6時至8時,各累計有10宗。 5年之中,2021年接獲市民在不同地區目擊不明飛行物體的數字最高,共有22宗,其中沙田佔4宗。 另外,離島則連續5年錄得市民報告目擊不明飛行物體。

  7. 2023年3月11日 · 新聞總覽. 為市民預測氣象變化嘅香港天文台其高層人事即將出現變動政府尋日公布天文台助理台長陳栢緯將於下周一13日出任天文台台長接替於同日展開退休前休假嘅現任台長鄭楚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