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日 · 二 一五年八月在杜拜舉行的國際龍獎IDA年會上,來自香港中國人壽(海外)的潘立紅坐在台下,受到IDA創會主席梁天龍的啟發,並看著年會上台接受頒獎的IDA百人團隊,她深受感動。 她尋思,自己的團隊近幾年也有1,000多人,怎麼就上不了台領獎? 不但沒理由更沒面子,倘若站在舞台上的是自己的團隊,那她看到的又會是什麼樣的風景? 正如大會主題「眼界.世界」一樣,潘紅的眼界被打開,讓她清楚明白,拿到了IDA傑出業務或是優秀主管獎並不是她的終點,她還可以完成更大、更美好的使命。 即便保持現狀她和她的團隊依然很優秀、很傑出,但是如果朝著更大、更好的目標達成,豈不是更好? 而這個更大、更好的目標就是:「團隊一定要做到百人IDA!

  2. 2024年3月1日 · 隱形富豪多是指資產豐厚但卻不被公眾所知曉的高資產族群,全資產規劃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劉育誠在其實務經驗中,可將隱形富豪分為2大類:一類是都市重劃區地主,因與建商合建分屋而持有相當多的不動產;另一類則是未上市上櫃公司的企業主,而此類企業又可分為3種,分別是從事內銷的企業、從事外銷的企業,以及在境外如大陸、東南亞設有公司、工廠,賺取外幣而有外幣資產的臺商。 不同的客群長相,相同的傳承迫切性. 劉育誠表示,不同種類的高資產客戶會有不同的「客群長相」,比如從事境內銷售的企業,持有的資產多是以境內為主,而外銷企業則有更多的資產會在境外,至於臺商更是有實體事業設置在境外,而重劃區地主則是總資產大幅度傾斜於不動產,各類客群所面臨到的狀況截然不同,各自的擔憂也不同。

  3. 2018年6月1日 · 才剛在二 一六年締造全球華人首支保經業界國際龍獎IDA百人團隊紀錄的磊山保經首都分行,於二 一七年再度達成百人IDA的成就,達標「二連霸」,將團隊的紀錄推向更高境界。 陳綺芬 Profile. 現職:磊山保險經紀人首都分行執行長. 一九九九年進入壽險業. 二 一三~二 一五年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銀龍獎. 二 一六年國際龍獎IDA優秀主管銀龍獎. 二 一七年國際龍獎IDA優秀主管金龍獎. 二 一八年國際龍獎IDA優秀主管白金獎. 十屆美國百萬圓桌MDRT會員. 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二 一七~二 一八年桂冠獎. 策略一:與客戶加溫關係、喚醒夥伴自我實現. 策略二:研擬策略、提供動能:成立IDA專案小組. 策略三:塑造氛圍,源源不絕的活動輔助.

  4. 2021年9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9 月 1 日. 0. 779. 自2016年首次達成國際龍獎IDA百人團隊開始,中國人壽(海外)香港分公司中國紅團隊連續6年維持百人團隊佳績,不但2020年成功突破雙百人團隊,2021年更使團隊IDA人數成功突破500人,創下優秀的佳績。 中國紅團隊領導人,中國人壽(海外)香港分公司區域執行總監潘立紅表示,IDA百人團隊代表的是一個團隊擁有高度紀律性及強大的執行力,也凸顯出團隊中每位夥伴都有共同的願景和目標,並且可以堅持前行,乃至達到優秀的境界。

  5. 2018年3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金融科技趨勢模糊了原本劃分明確的金融業務界線,也將各種新技術帶入法遵、監理的領域。 讓金融業者為了達成法遵要求,不得不提高法遵人員、治理、風險管理的成本,各種因素催生出監理科技(Regtech)一詞。 隨著監理沙盒機制的通過,很多人都把重心關注在——誰會進入沙盒? 多少人會進入沙盒? 進入沙盒要有什麼樣的條件? 這些問題可以明顯讓我們感受到金融業確實已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過往談發展金融科技,想要怎麼做全憑公司意志,但接下來就與監理官有關係了,因為不管業者有多少的創意與想法,只要主管機關不點頭,創新也無法進行。 也就是說,不管金融科技如何發展,監理科技 (Regtech)勢必也得跟上腳步。

  6. 安聯人壽在臺灣以投資型保單為銷售主力,但是亦有完善的傳統類型保障,更能在投資型壽險主約之下附加醫療附約及豁免,讓保障更完善,得益於此,陳家柔在入職之初就做好了充足的保障。 醫生確診後,陳家柔立刻遞送理賠申請書,理賠通過之後數百萬元的保險金,讓陳家柔原本徬徨不定的心情安定下來,接受較好的治療,期間經歷了8次化療與30次放射性電療,全由保險理賠金支付。 陳家柔說,當她從醫生口中聽到自己罹患乳癌的消息,那份衝擊真是難以言喻及接受,也讓她深刻體會到什麼叫「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是故事,但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成了事故」。 當理賠金通過審核發到手中時,她也深切感受到當客戶拿到保險金時,不但得以從經濟壓力下脫身,又感受到保險雪中送炭的情意,會是多麼令人安心與感激。

  7. 2019年6月1日 · 梁天龍|社長的話. - 2019 年 6 月 1 日. 0. 966. 在臉書上分享. 鳴叫的Twitter. 在這個驟變的時代,我們是幸運的卻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我們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性,但相對來說我們也要時刻警惕,目前賴以生存的工作會不會被科技所取代? 對於保險從業人員而言,AI智能、InsurTech保險科技、大數據、網路投保等已經改變保險業的生態,能善用科技並結合高度專業與良好服務的從業人員,將是未來無可被取代的菁英。 大環境的改變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我們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 雖然面對改變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倘若故步自封、害怕面對挑戰,則會在改變的洪流中迷失自己,逐漸被淘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