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代末年,詩壇、詞壇不但沒有衰頹,反而在一眾愛國志士的悲歌當中,寫下慷慨激昂的詩歌、詞句,為代文學發展畫下耀眼的句點。 宋朝最終為元朝所消滅,代文學發展亦告一段落。 北宋詞發展分期概說. 北宋詞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代初期,詞風繼承晚唐五代,有花間派氣息,而往更加高雅的途徑發展。 語言婉約而清麗,內容也未有太大突破。

  2. 2015年2月3日 · 蘇軾 (西元 1036年~西元 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 (今屬四川省眉山市) 人,為蘇洵之子,蘇轍之兄,三人合稱「三蘇」,且並列唐八大家之中。 他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有極高的成就。 除了繪畫,蘇軾在文章、詩詞、書法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不僅在詞壇上有「豪放派始祖」的美稱,他的詩和散文同樣享負盛名,可說是一位全面的藝術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文豪。 (唐八大家是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明朝 茅坤 編選這八人的散文為《唐八大家文鈔》,於是 「唐八大家」的名稱,便流傳於世。 注釋: 1. 定風波:是詞牌名,一作〈定風波令〉。 原是唐代教坊曲,「雙調」,六十二字,上片三平韻,錯協兩仄韻,下片雨平韻,錯協四仄韻。 2. 吟嘯:長嘯歌吟。 3.

  3. 2015年8月18日 · 推薦 21 收藏 2 轉貼 0 訂閱站台. 【詩詞賞析】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1年4月15日 · 詞@教學相長|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國文文學史知識--樂府詩。. 古詩。. 近體詩。. 1.「樂府」本為官署之名, 秦 時設立,掌國家祭典樂制。. 2.漢興,因襲 秦 制,至 武帝 時為之更張,最為興盛,除傳統雅樂外,大量蒐集民間歌謠,並吸收西域音樂,以 ...

  6. 小兒如拾芥。 蘇洵 (西元1009年~西元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自稱「西蜀匹夫」,蘇洵曾屢試不第,仕途亦不順利,曾任試祕書省校書郎,即試用的九品小官、霸州文安縣(今河北省文安縣)主簿,也不過是八品官職而已。 可見其一生是「嘗有志於當世」、「方不見用於當世」的文人。 蘇洵享年五十七歲,追贈為「文安公」及「光祿寺丞」。 蘇洵與其子蘇軾、蘇轍同列「唐八大家」之中,為文學史上的一大美談。 《六國論》、 《辨姦論》、《心術》等,為其名作。 注釋: 拾芥:芥,乃草芥,即禾草也。 拾芥,拾取地上的禾草,比喻 取之極易。 意譯: 不能說「金榜題名」很容易,例如我自己,考進士 屢試不第,登科真是比登天 還更困難。 不能說「金榜題名」很困難,例如我的兩個兒子,考進士登第 比拾取地上的禾草 還容易。

  7. 2014年12月11日 · 宛陵今安徽宣城魏端禮 發覺她的詞才四處奔走收集朱淑真的遺作爰編其專輯 題名為斷腸集》,並為之作序序中:「稱揚其詞文清婉哀感頑豔讀之令人斷腸

  8. 2016年2月27日 · 1. 廬山:位於中國 江西省九江市 南郊,為中國名山之一,山間 經常雲霧瀰漫,代詩人 蘇東坡 形容這種景象,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浙江潮:浙江 東流入海處的錢塘江,素以 江潮 澎湃 聞名。 每逢 農曆8月18日,來 浙江海寧一帶 觀潮的人,成群結隊,絡繹不絕。 語譯: 江西 廬山的濛濛煙雨,浙江潮水的波濤洶湧,是多麼令人嚮往的美景。 若沒 親眼見識到這美景,心中 耿耿於懷,那份遺憾,總是 難以消除。 但是 親身到了廬山,一窺廬山真面目;也 親身到了浙江,目睹錢塘潮水的澎湃。 卻突然覺得,一切都很平常。 並未在心中 產生多大的震撼。 賞析: 蘇東坡 這首「觀潮」詩,首二句,「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