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1日 · 發布時間: 2018/10/01 08:00. 最後更新: 2018/10/30 14:25. 分享: 港股不斷尋底,投資界老行尊耀才證券(01428)主席葉茂林預言,恒指在兩年內有機會跌穿2萬點,認為在當下市況,手揸現金最安全。 年輕一輩未必認識葉茂林,現為耀才主席的葉茂林,在創立其證券王國時也捱過不少苦頭,創業做大老闆之前,由小販做起,賺到他的第一桶金。 「當年做小販一點都不容易,經常受黑社會欺凌,又擔心畀警察拉。 但賺不到錢的話,全家都會捱餓。 」葉茂林早年接受傳媒訪問時,道出他當年以小販維生時的日子。 也正因為當年做小販的日子不易捱,但為求生而要捱,造就他不言敗的性格。 其後,葉茂林涉足多個行業,為了以小本博大利賺更多錢,他開始炒賣黃金。 但炒金之路,他也曾經損手,輸掉近八成身家。

  2. 2021年7月13日 · 在60歲時有人建議黎永良出書談談個人投資心得,他便開始將個人的投資經驗分享予讀者,由於他的文筆不錯,所以本書也是他親自撰文。 而書本的收益更捐到香港大學、九龍華仁、瑪利諾神父小學等等,這些機構全是與他的出身有密切關係。 出書不為錢,只為將知識能夠傳授予有需要及有緣人,賺得的金錢亦捐贈出去,可見他對金錢的慷慨。 黎永良生活照 . 點擊圖片放大. 30多歲就財務自由,你可能以為黎永良出身富貴。 不過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小時候家裡環境很貧窮,父親當時收入不多,吃飯也成問題,早上吃飯,晚上可能只有飯焦拌白開水。 但靠着個人的努力,黎永良考入香港大學,其後再獲滙豐銀行聘用當上實習行政主任,其後努力學習不同的投資知識,終能夠在30多歲已達財務自由。

  3. 2021年2月5日 · 最後更新: 2021/02/05 11:37. 分享:. 昨天我們提及了日本「平民股神」cis的傳奇「發達」,雖然他沒有透露過買入那些股份,不過他曾著書《主力的思維》分享自己的投資哲學,更為向讀者提出他的投資「四大守則」。. 今天就講講這位「平民股神」這4 ...

  4. 2021年4月16日 · 美國上最大宗龐氏騙局主腦、前納斯達克交易所主席馬多夫本周三(14日)在獄中病逝,其最着名的事跡是在1970年代年設下世紀龐氏騙局,詐騙金額高達650多億美元(約5048.8億港元),並於金融海嘯時騙局才被揭發,其後被重囚入獄150年。 【提防涉高回報基金保險投資計劃 免墜投資騙局: 按此 】 何謂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是一種非法傳銷方式,以虛假的投資項目作招徠,把後來投資者的資金,支付給前期投資者作利潤,以營造高利潤回報的假象,以誘使更多投資者入局。 一旦新投資無以為繼,整個方案便會開始崩潰而敗露。

  5. 2021年3月4日 ·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我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理財,可以對他們人生有較大利益。 年輕人未來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愈早開始計劃,愈早去投資,對他們未來重拾信心的幫助會較大。 以30多歲之齡「退休」,令不少人稱羨。 Rain指,目前她的資產及現金流已經足夠她應付日常支出。 至於她有何理財心得? 個人的投資組合又是如何分配? 成績又係點? 下一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密切留意。 責任編輯︰陳玉蓮.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退休 財務自由 美股 股票 債券 概念 銀行 IPO 香港 YouTube.

  6. 2020年2月26日 · 1. 申請資格. 在2011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2011/12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向平均月入低於1萬元的市民,每人的強積金戶口注資6,000元,惟引起公眾強烈反彈。 他其後改為直接向每名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居民,派錢6,000元。 至於2018年的「關愛共享計劃」由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主理,讓未有在2018/19年財政預算案中受惠人士,可獲派錢4,000元,而退稅少於4,000元的市民亦可獲發差額。 申請全額4,000元的市民需符合6大條件(見表)。 陳茂波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會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1萬元,約700萬人可受惠,發放金額涉及約710億元。 2. 申請程序.

  7. 2022年8月31日 · 恒生銀號於 1933 年 3 月 3 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偉、盛春霖及何添創立,根據馮邦彥教授的著作 <<香港金融史 1841–2017>> 記述,當時恒生最初開立於銀號錢莊林立的永樂街 70 號一棟舊式建築物內,面積僅 800 平方尺。 據何善衡記述:「鋪面的設計十分傳統,顧客只需走上三步,便已經碰上樓面」。 根據恒生銀行的官方解釋,「恒生」是取其「永恒長生」之意,我得早幾年在恒生總行地面層玻璃窗外貼有一些恒生歷史簡述,當中也有類似說法;但根據何添的說法,「恒生」二字分別取自當中盛春霖開設的「恒興銀號」和林炳炎開設的「生大銀號」。 點擊圖片放大. 那這個「紅底雙腳」標誌又有多長歷史呢? 看恒生戰前的圖片,都沒找到這個「雙腳標誌」,可以推算戰前這個標誌是尚未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