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5日 · 1. 在子女年輕時就把財產給予他們. 如果有子女,「零遺產計劃」中應該考慮幾多歲把財產分給他們,及分配多少,並且確保在子女們最需要的時間給予他們。 當自己年齡漸長,子女也會變老,例如自己80多歲時,子女已經50歲或60歲,可能已經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他們自己也可能已經累積到一定財產,這個時候再給予他們一大筆遺產,意義沒有那麼大。 根據書中引述聯邦儲備委員會調查發現,任何收入人群,將財產傳承給下一代人大多數會選擇在繼承人60歲左右。 事實上,一個人從贈予禮物中獲得快樂最多的是在30歲左右,隨著年齡增長,將金錢轉化為愉快體驗的能力會減弱,這也是所謂的「金錢效用」。 書中提到,將錢贈予子女最佳的時間是在他們25歲至35歲之間,太遲無法產生大影響,太早容易浪費錢。

  2. 2019年7月17日 · 究竟名嘴曾智華達致財務自由的三大法則是甚麼? 1.閒錢買銀色債券. 將所有閒錢瞓落去申請銀色債券。 因這是世上極罕有,包保有賺無蝕,賺硬三厘利息的投資! 2.政府年金求安心. 買年金、求安心。 買的,是政府年金,買100萬元,男性,每月有穩定「收入」5,800元直至離世! 上限買300萬元,買盡,即月月出糧17,400元。 年紀大,最重要有個經濟上安寧的心。 揸住現金300萬vs一生一世月月有17,400元,我選了後者,因我要終身保障(無人可以承諾你,包括兒女! ),我成功了。 3.跌市入貨之選.

  3. 2021年3月4日 · 頻道於去年5月成立,內容由講解何謂股票、甚麼是股票市場等簡單概念,到分享個人理財心得、個人投資組合、分析美股等,配合市況而且亦多元化。 至於為何要開設頻道? Rain說:「希望可以給予年輕人更多希望。 Rain回想自己在投行工作的日子,也正是典型香港人,忙碌工作,沒有「生活」可言。 加上眼見近年社會的發展,明白年輕人會感到在香港工作無論多努力,人工仍然沒法追上樓價、對未來不敢有期望的無奈。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我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理財,可以對他們人生有較大利益。

  4. 2024年3月29日 · 1. 減少欺騙自己的可能性. 鱷王寫道,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就必須擅長做決定,而這又需要擁有激進開放的思想。 激進開放的思想是指有分析不同觀點的能力,而不是局限於自己的思維。 在做決定之前,要接受自己會犯錯。 鱷王稱,他在做出決定之前會聆聽那些與他意見不相同的人,嘗試理解他們的看法,這樣就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角度,在整合所有的看法之後,才作出最終決定。 你的思想愈開放,你欺騙自己的可能性就愈小,其他人就會愈願意提出意見。 2. 從自己錯誤中學習. 鱷王寫道,「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成功的人會從中學習,而失敗的人則不會。 痛苦的錯誤讓我從「我知道我是對的」轉變成「我怎麽知道我是對的」,他們讓我明白,除了大膽還需要謙遜。

  5. 2020年5月28日 · 「莫欺少年窮」。 今日身家可能是一個零,但只要有目標,肯堅持,也能累積財富享受財務自由。 80後專欄作家龔成,經常在其 個人專頁 分享及理財心得。 他近日重溫2012年接受本報訪問時的報道,再談及其理財之路及個人目標:「但只要你敢去想,真的落實去做,你都可以完成的! 龔成年少時於公屋長大,踏入社會後做銀行工,最初月入$8000,其後加至萬多元,憑著儲蓄及投資,成功在5年內累積到$100萬,幾年後將財富滾存至數百萬,並獲得基本的財務自由,因此辭去銀行工,告別打工生涯。 龔成於其帖文分享提及,雖然在公屋長大,但從不覺得自己窮,反而這樣的出生令他自小從家人身上領悟到妥善理財的重要性,深明賺錢不易,寧靠自己賺錢購買自己想要的,也不靠家人資助。 訂立明確儲蓄目標 月儲1萬元.

  6. 2019年3月20日 · 2024/05/24. 基金經理投資表現「跑贏大市」 是真材實料抑或純屬好運? 從統計學角度解析. 理財網紅「帶你資產翻倍、財務自由」有多可信? 4個技巧鑒別理財網紅. 2024/05/23.

  7. 2023年7月26日 · 世代財富,是指在離開人世後傳承給下一代家庭成員的資產,但是,要成功建立世代財富並不容易,需要謹慎和計劃。 據GOBankingRates專欄作家Jordan Rosenfeld指出,有些錯誤觀念可能會阻礙財富傳承,以下是8個最常阻礙人們發展世代財富的錯誤觀念︰. 錯誤觀念1︰世代財富總是大筆的. 財富這個詞是具有誤導性。 對不同家庭而言,財富的定義有所不同。 因此,僅僅因為你有東西可以傳承給家庭成員並不意味著你是一位億萬富翁或百萬富翁。 根據Investopedia的數據,在1995年至2016年期間,超過一半的美國家庭繼承金額都不到5萬美元,而只有2%的家庭繼承金額超過100萬美元。 錯誤觀念2︰留給下一代是你的義務. 繼承不是你的義務,而是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