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3日 · 當懷孕18週時已有研究顯示當媽咪壓力大血液中壓力賀爾蒙升高時透過胎盤相連的嬰兒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媽咪能夠儘可能保持平穩情緒是很重要的曾有一相關實驗檢測267位孕媽咪的血中皮質醇以及胎兒羊水的皮質醇發現兩者到了孕期1718週之後呈現正相關且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其關聯性更強。 賴明琪醫師指出,皮質醇被稱之為壓力性賀爾蒙,是處於壓力刺激之下才會分泌的,用於應付緊急狀況,像是可以突然跑得很快、對重大事故的記憶深刻,但是長期接觸皮質醇,也就是長期處於高壓,就會顯得疲累、容易憂慮、身體也比較容易生病。 不過,上述研究只能證實孕媽咪的情緒狀態對於胎兒是有影響的,但並未更進一步地證明對腦部的發展的影響,及分析究竟多嚴重的壓力、多高的皮質醇或經歷持續多久的壓力才會造成胎兒的傷害。

  2. 2022年5月31日 · 對不少新手媽媽而言懷胎十月的養胎過程是緊張而漫長的。 不過原來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醫體系內本身已有一套源遠流長、名為「逐月養胎」的理論流傳至今。 「逐月養胎主要指導孕婦在懷胎十月期間每月不同的調理身體重點不過這套古老的養胎法是否仍可切合現在都市人的生活習慣? 準媽媽懷胎十月,中醫會如何為她們調理身體? (Shutterstock) 懷胎次月屬流產高峰. 據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博士、本港注冊中醫師倫中恩受訪指,中醫的「逐月養胎」理論是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名醫徐之才所提出,理論提倡孕婦在懷孕的不同階段,需因應身體的轉變,作出適合的調理護養,每月的具體調理重點如下: + 1. 懷孕4周 (第一個月):

  3. 2023年2月17日 · 孕婦一般在18-24周開始感覺到胎動周數越大次數越多亦越明顯在懷孕二十八週後如果孕婦感覺到胎動的次數減少了便應在安靜的地方側卧留意胎動胎動次數於兩小時內少於10次便要盡快看醫生作進一步檢查。 BB出生後,產後媽媽有什麼要注意?

  4. 2024年3月6日 · 大多數孕婦在18-20週會感覺到胎動胎動是寶寶向母親傳遞健康的信號也是母嬰交流的開始。 此時寶寶漸漸長大,孕媽重心移向腹部下方,加上姿勢不正確,容易導致不同地方的疼痛,例如腰背痛、腳痛、足跟痛等。 減少痛症小貼士: 1. 保持正確的坐、站立姿勢. 2. 孕媽應減少長期站立,以及配置合適的鞋墊防止足跟痛. 3. 適當拉伸 (腰背篇- 坐式扭轉拉伸) 作法: 1.盤腿而坐,吸氣,雙手伸直上舉. 2.呼氣,雙手放下. 3.腰部扭向左後方,右手搭在左膝上. 4.重覆左右各10次. 注意:妊娠高血壓的孕婦應適當評估情況才進行以上拉伸。 孕媽於20周是監測血壓的關鍵期,如果在孕20週以後出現高血壓,就要警惕是否並發妊娠高血壓。 孕媽需堅持定期孕檢,關注及積極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5. 2020年10月10日 · 4個月胎兒發育可能出現的問題. 這個階段的發育問題以「染色體異常造成的結構性問題」為主,包含唐氏症、鼻骨發育不良、頸部透明帶增厚、先天性心臟病、腎臟發育不良(如多囊腎)、腦部發育異常(如水腦)、生長遲緩等,媽咪可以視身體狀況做羊膜穿刺或羊水晶片檢查寶寶是否有相關問題。 如何幫助4個月胎兒成長發育. 除了葉酸,前一個階段建議的鈣片、魚油、綜合維他命也可以繼續服用。 滿3個月就可以開始固定運動,預防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等妊娠併發症。 台灣台中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斯哲表示,14~16周常有人會反應下腹或鼠蹊部會痛,這是因為子宮在上升到腹腔的過程中拉扯到左右兩條連接鼠蹊部到大陰唇的韌帶,這種情況大多是正常現象,不用過度擔心,除非合併出血才要就醫檢查。

  6. 2022年8月22日 · 從備孕至懷孕初期多個前兆症狀飲食注意事項你要知01親子專訪多個醫生營養師等為大家講解各種懷孕產前產後須知事項由懷孕初期注意事項到孕婦禁忌懷孕不能吃什麼產後瘦身產後運動等

  7. 2022年9月20日 · 孕婦飲食|婦產科醫生分享飲食宜忌 助改善孕期各種不適. 撰文:醫師Easy. 出版: 2022-09-20 20:00 更新:2023-03-07 18:28. 不少準媽媽在剛發現有孕時,都會到處搜尋食物營養的相關資訊,以制訂健康的飲食計劃,讓胎兒在最理想的環境發育。 而營養素不足不但會影響胎兒生長,還會增加孕婦患上貧血和骨質疏鬆的機會。 本文請來香港註冊婦產科專科醫生尹昊恩醫生以深入淺出方式,探討懷孕前、中、後期飲食和營養攝取的各項大小事,包括營養補充品、孕期不適等,並分享各三類孕婦應該多攝取及必須戒口的食物。 準媽媽必定要知 三類食材多吃有益. 很多醫生和營養師都會建議孕婦保持均衡而營養豐富的飲食,但何謂營養豐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