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31日 · 政府着手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改革後通識科亦將重新冠名。 課程發展議會今(31日)公布,通識科將改名為「公民及社會發展科」,課程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主題為核心內容,仍屬必修必考,但不設校本評核,即獨立專題探究(IES),會向學生提供往內地 ...

  2. 2021年2月4日 · 首先,通識科將會換上新名,教育局提出了5個改名的建議,包括「公民與國家科」、「國家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與文化科」及「社會教育科」。

  3. 2021年2月10日 · 通識教育科改革正面睇(下篇). 通識教育科經修訂後的課程並非嶄新科目,而是參考現行通識教育科課題宗旨與目標進行優化的課程。. 有質疑指修訂後的科目只偏重國家層面,收窄學生視野,旨在重推國民教育科。. 教育局現就整體課程規劃考慮、修訂 ...

  4. 2021年1月21日 · 教育局去年底公布改革高中通識科,目標今年9月在中四級推行,當局新成立委員會今日(21日)舉行第二次會議,已初步敲定課程及考評框架。. 新科目名稱料圍繞「公民」、「社會」及「文化」等字眼,以及刪走長題目,加入選擇題等。. 教育局去年11 ...

  5. 2021年2月9日 · 通識教育科的改革以至優化合情合理,回應各界期望,獲得社會廣泛支持。 從教育專業角度而言,任何課程實施一段時間後,都要檢討其成效,針對性地修訂改善,是課程持續完善的必要舉措。

  6. 2021年5月18日 · 教育局早前已落實高中核心科目課程改革將於2021年9月在中四級起推行,高中通識科將改頭換面,改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維持必修必考但文憑試只設「達標」與「不達標」兩級。. 不如一起看看到底「公民與社會發展」與「通識科」有甚麼不一樣 ...

  7. 2021年3月25日 · 通識科改革重點. 政府保持科目為必修必考,是經過詳細的考慮、專責小組的建議和社會的關注,並以學生學習利益為大前提而提出。 社會普遍認同該科原來的課程宗旨和目標,保留此科可以讓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來分析當代跨領域課題,培養慎思明辨能力及公民素養,實有其價值和作用,這些素養和能力亦是各地教育系統或組織普遍所重視。 至於課程內容,專責小組清楚提出要刪減和精簡內容,並建議「獨立專題探究」轉為非必修讓學生選擇。 現時,「獨立專題探究」佔用該科三分之一的總課時,在取消「獨立專題探究」後,再加上刪減及重整內容,改革後課程的內容及課時大約為原來一半,減輕學生負擔,釋放空間予學生修讀其他科目、發展興趣及/或多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擴闊視野。

  1. 相關搜尋

    富家女零用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