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6日 · 來源:香港商報. 帶有歐洲鄉村式風味的粉嶺聖若瑟堂,以鐘樓尤為突出。. 位於聯和墟的粉嶺聖若瑟堂是一座歐洲鄉村式聖堂,由花崗石鋪砌,是區內西式建築地標。. 今天聯和墟已變成稠密的住宅區,粉嶺聖若瑟堂亦隨着教友增加而不敷使用。. 經教區 ...

    • 教堂窗花1
    • 教堂窗花2
    • 教堂窗花3
    • 教堂窗花4
    • 教堂窗花5
  2. 深涌村是當地5條客家鄉村的統稱,它們包括教堂圍、包籬仔、石頭峴、灣肚及灣仔,祖籍廣東長樂錫坑村的李氏於200年前清朝期間,由沙頭角烏蛟騰遷來定居建立,以務農為生。

  3. 2015年8月21日 · 福柯“瘋癲與文明”中提到的藝術作品. 2015-08-21. 來源:豆瓣.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1564,oil canvas,124 x 170 cm,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Austria. P9 福柯認為,雖然麻風病人被排斥,但他們的存在是對上帝的一個可靠證明,因為這是 ...

  4. 2016年7月18日 · 位於田野中的教堂,巍然聳立,卻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 這座教堂的內部更加令人歎為觀止。 在建造之初,卒姆托讓施工人員將112棵當地產的杉樹搭建起來,外邊用混凝土封閉,隨後用火將杉樹慢慢燒毀。 火滅之後,混凝土與燒毀杉樹結合一體,留下了特殊印記,有如肉體升天的氛圍 ,宗教的主題也就呼之欲出了。

    • 教堂窗花1
    • 教堂窗花2
    • 教堂窗花3
    • 教堂窗花4
    • 教堂窗花5
  5. 2020年5月14日 · 位處林村鄉坪朗村的懔遵,是大埔歷史最悠久的教堂,長達113年,信仰者為坪朗村村民,但它的教堂功能,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消失,不過,其隸屬的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於年半前開始將之重修,未來將由其他堂會進駐,但遵之名仍會保留。

  6. 2021年5月24日 · 大夫第是傳統華南士紳階級府第建築的典範,也是本港最華麗的歷史建築物之一。 大夫第可以作為香港早期中西文化匯集的佐證,其建築方式、結構和外形以至裝飾雖然均根據中國傳統手法,材料也運用廣東清水青磚、灰瓦和陶瓷,屋脊精巧以戲曲人物《楊家將》為主的陶塑正脊更出自石灣名家文如壁。 大夫第為兩進式三間兩廊的格局,主樓呈九宮格式布局,中軸線上有門廳、天井和正廳,而兩邊是六間廂房和正房;上層的閣樓,可用作書房或客房;但布局並非完全以「軸」為中心,左右也不對稱,最特別的是左翼的花廳及內院,右翼是廚房及廁所。 位於大夫第大廳屋簷下的兩塊牌匾,分別刻有漢、滿兩種文字,是清光緒皇帝於1875年禦賜表揚文頌鑾父母和雙親的詔書木刻。 這兩塊牌匾為目前本港已知僅有的例子,是本港鮮見的珍貴古物,極具歷史價值。

  7. 2018年1月15日 · 2018-01-15. 來源:香港商報. 觀音聖像高76米,為全球第2高戶外聖像。 記者周駿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駿報道: 相對香港眾多寺院而言,以供奉觀音聖像的大埔慈山寺更加彰顯「淨」字,該寺是全港少數以供水代替燒香的禪寺。 有慕名而來的台灣善信手托水缽表示,以水喻心,心靜方能「淨」心地供養觀音菩薩,而於寺院戶外的這尊觀音聖像總高度在76米 (高度相當於約25層樓),故成為全球高度排列第2的戶外聖像。 佛寺由李嘉誠發心興建,自2015年4月寺院以預約方式向市民開放,參學者絡繹不絕,而寺院純為市民提供一個莊嚴寧靜、完全非牟利的修持道場,讓各方有志修佛的人,得到佛法潤澤,去除戾氣,共建人間樂土。 自佛寺啟用至去年,李嘉誠基金會予慈山寺總捐資 (建設資金及日常開支)逾20億港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