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教育大学图书馆建于1911年香港教育大学创立之时。 现包括总馆和冯平山图书馆、牙科图书馆、 医学图书馆 、法律图书馆、教育图书馆、音乐图书馆等6个分馆。

    • 概览
    • 历史沿革
    • 办学条件
    • 学术研究
    • 文化传统
    • 合作交流
    • 社会评价
    • 入学申请要求

    中国香港境内公立师范类大学

    香港教育大学(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EdUHK,是中国香港以师范教育为本的大学,是九间可自我评审的院校之一 ,为京港大学联盟 、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 、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 、沪港大学联盟 、东亚教师教育国际联盟 、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 成员。

    香港教育大学可追溯至清中叶1853年成立的圣保罗书院及1881年香港首间师范官立院校。 1994 年,政府將四所教育学院(葛亮洪教育学院、罗富国教育学院、柏立基教育学院、香港工商师范学院)和语文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教院。教院初期只开办副学位程度的师资教育课程。1998年9月,开始开办学位及以上程度课程。 教大为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高等学府,致力培育敏于思考、关怀社会及放眼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领袖,矢志成为教育大学先导,为香港以至亚太地区的教育发展奠定基础,作出贡献。

    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教育大学在“教育与培训”学科中位列全球21名、亚洲区第4名 ;语言学位列全球第201-250名 ;社会科学位列全球第301-340名 ;香港教育大学位列2022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886位 ,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801-900位。

    香港教育大学可追溯至1853年成立的圣保罗书院。

    1881年由香港总督轩尼诗爵士成立香港首间官立师范学校。

    随着政府及社会大众对师资教育的关注及需求不断增加,罗富国师范学院(1939年)、葛量洪师范学院(1951年)、柏立基师范学院(1960年)、香港工商师范学院(1974年)和语文教育学院(1982年)等相继成立,提供正规的师资教育。

    1993年2月,成立以叶锡安太平绅士为主席的临时校董会,负责筹办成立教院的事宜 。

    1994年4月,《香港教育学院条例》通过,教院于四月二十五日正式成立 。当局依照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的建议,将四所师训机构和语文教育学院合并成为香港教育学院(教院),旨在提升师资教育和有关的专业培训课程。

    1994至1997年,教院在位于香港岛的总办事处及七间校舍运作,主要提供教育文凭课程及在职教师培训课程。

    院系设置

    根据官网显示,香港教育大学拥有五所校级及十所院级研究与发展中心,涵盖教育、社会科学及人文领域。在国际层面上,教大获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颁授“技术教育及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教席,以及设立“本土文化及创意教育研究”观测所。此外,根据2011-12年政府优配研究金的申请结果,教大在全港八大院校的“人文及创意艺术”领域中,拨款项目成功率排名第一,“教育”及“社会科学”排名第二。教大提供了研究式及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包括哲学博士、哲学硕士、教育博士、教育硕士、文学硕士及社会科学教育硕士等课程。 香港教育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及三所学院(即博文及社会科学学院、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及人文学院),在“教育为本、超越教育”的愿景下,提供一系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育专业及多元学科课程,包括人文学、社会科学及创意艺术与文化等学科,推动教与学的发展。 教大一向致力培育敏于思考、关怀社会及放眼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领袖,至今约有15万名校友,历年来“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得奖人当中74%为教大或其前身师范学院毕业生,足证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悠久贡献和雄厚实力。 为发挥跨学科的协同效应,教大已成立两所新学院,分别为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AEDI)及应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来学院(AAPSEF)。这两所学院将发展成为卓越枢纽,进一步扩大教大在香港乃至全球的研究影响力。

    师资力量

    教大汇聚众多学术精英,有延聘自全球各地约460位学术及教学人员,当中98%以上的学术人员具博士学历,组成了香港最大的教育及相关人文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团队。

    研究与发展信念

    香港教育大学作为本港最具规模的师训机构,旨在发展可应用于学与教的知识,以改善专业实践及促进新知识和技能往社会转移,使社群进步。本校注重将研究结果及发现转化为推动教育及社会发展的正面变革,改善人类福祉。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发展应用研究,开拓富启发性及创新性的知识,在学术、专业、社会及政策等方面,对教育界以至更广大的社群影响深远。

    我们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不但强调严谨的学术要求和理念的原创性,并重视与社会及专业的密切相关。我们相信,研究上的卓越是通过知识的转移及应用,以结合学术、专业和服务为一体。香港、中国大陆及亚太地区的教育均正急速发展,我们抱有这种信念,是在配合时代需要。

    知识转移倡议

    本校的知识转移策略,旨在鼓励学术部门及员工通过知识转移活动,增加研究影响力。为促进这方面的工作,并制定日后保护知识产权、专利及产品牌照申请等政策,本校于二零一四年七月于研究与发展事务处辖下,设立知识转移小组。同时,我们亦举办多项知识转移活动,藉着不同沟通平台,如印刷、电子及新媒体、专业发展课程、本地及国际会议、研究会及工作坊,向外界发布本校的研究结果。

    研究与知识转移

    愿景

    香港教育大学矢志成为亚太地区一所以教育及相关学科为核心的先导大学,通过培育具专业才能、关怀社群的人才,追求卓越学术成就,贡献社会。

    使命

    教育可创造知识,增进理解,提升转化生命与改革社会的能力。香港教育大学首要使命是促进及支持香港教师教育的策略发展,培训优秀教育工作者及支援其终身学习,并领导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香港教育大学致力提供教育以外的多学科教研环境,促进知识探索、思考与言论自由、政策倡议与实践,并推动协作与多元化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知行合一、敏于思考、关怀社会及放眼世界的优秀专业人才。香港教育大学的研究有助提升知识、学术与创新,务求对社会与人类发展作出不懈的贡献。 香港教育大学锐意在教育及政策论述扮演领导角色,推动区域及全球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方向。 在“教育为本、超越教育”愿景下,香港教育大学致力提供多元学科的教研环境,促进知识探索,致力扩阔学术范畴,透过开办人文学、社会科学及创意艺术与文化学科,巩固传统优势,让充满热忱的学生及优秀的学者在饶有活力的学习及教程环境下追求卓越。

    校徽

    香港教育大学校徽以前身香港教育学院的设计为蓝本,强调大学的教育承传、使命及核心价值。整个校徽设计彰显教大特色,五片更丰厚茂盛的绿叶象征朝气蓬勃;太阳则代表团队精神,上下一心,致力追求卓越的学术及研究水平,造福社会。

    国际合作

    香港教育大学将持续加强与海外大学的协作,与区内及国际多所著名大学,包括英国约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及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成立国际联盟,巩固香港作为教育枢纽的地位,并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及协作,尤其是推动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及实习机会、合办课程及领袖培训等。 此外,香港教育大学正与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及英国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商讨合办双博士及双学士学位课程的可能性。协议一旦落实,修读相关课程的毕业同学将可获巴斯或约克大学与香港教育大学共同颁发的双学位。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积极与享誉国际的学府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系,使本校在本港的建树,在国际上赢得更大的认同。其深信与全球学术机构结成伙伴,在会议上切磋交流、推行协作计划,对教大的发展至为重要,有助本校提升为优秀教育的中心,获本地和海外各界公认大。 东亚教师教育国际联盟 该联盟旨在推进教师教育的国际共同研究,促进教师职业志愿者间的国际交流,教师教育大学间的相互派遣,在东亚地区完善大学教师的互相派遣体系来充实各院校的教育内容 。成员包括:香港教育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岛大学、横滨国立大学、首尔教育大学等 。 统筹国际、内地合作及本地网络的部门 •国际事务处(IO) •大中华事务处(GCA) •学校协作及体验事务处(SPFEO)

    国内合作

    香港教育大学大中华事务处协调统筹教大与大中华地区院校的学术交流与访问,透过各种方式的互动,促进香港教育大学与大中华地区院校间的了解并建立彼此间的合作。 大中华事务处负责统筹本校与大中华地区院校的合作与交流。 香港教育大学在国内的合作院校和机构如下:

    学生交换计划

    学生交换计划一般意味着两所院校之间就双方学生的互向流动签订协议。于本校修读全日制学士学位的学生可选择前往一所伙伴院校短期修课,通常以一个学期为限。相对地,该伙伴院校也派出学生前来香港教育大学就读,一般以同样数目的学生为限。实际上,双方学生“交换”了学习地点。 香港教育大学挑选了多所伙伴院校,与之签订学生交换协议,协议条款通常包括互免学费,意指学生在交换学习期间,只需如常缴付原校的学费,伙伴院校不会另征学费。学生一般需负担住宿、机票及生活费用等。 中国台湾交换生大学

    校友会2017中国港澳台大学排行榜

    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并列第7,跻身2017中国三星级大学。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在2015年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教育大学在教育学科位列亚洲第3、全球15;在语言学方面则位于世界100-150名 。

    在2016年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教育大学在教育学科位列亚洲第2、全球12。

    在2018年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教育大学在教育学科位列亚洲第2、全球9。

    大陆学生本科入学基本要求:

    报读人士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且成绩达到本科第一批重点录取分数线(江苏省考生同时需于两个选测科目中考获1A1B或以上等级),而且户籍所在地是内地三十一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中毕业生。此外,本校也欢迎在香港就读副学士或其他大专课程的内地生报读。一般而言,申请人的全年平均积点(GPA)必须达到良好水平,并通过入学面试方可获考虑。

    个别学科的入学条件

    1.视觉艺术教育荣誉学士(五年全日制)及创意艺术与文化荣誉文学士(四年全日制)–视觉艺术主修课程

    除需符合上述一般入学条件外,申请人必须上载或提交最少三件自己的艺术作品或画作,以供专业老师评核。

    2.音乐教育荣誉学士(当代音乐及演奏教育学)课程

  2. 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大学通识、书院通识,以及两科新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与人文对话和与自然对话。 通识书籍包括经典作品、中国及西方文化、批判思考及时事议题等。

  3. 复旦大学图书馆是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两个全国中心馆之一。 设有教育部面向全国和华东地区的外国教材中心教育部文科外文图书引进中心书库、欧盟图书专架、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综合类)、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计算机与生物)、图书馆学硕士培养点、中国索引学会秘书处,承担《中国索引》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 [1] [21] 中文名. 复旦大学图书馆. 外文名. Fudan University Library. 主管部门. 复旦大学. 书馆地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文学资源. 560万册(件) [1] 前 身. 戊午阅览室 [1] 建立时间. 1918年. 现任馆长. 陈思和 [2] 目录. 1 发展历史. 2 馆藏资源. 3 读者服务. 4 校区分馆.

  4. 汕头大学图书馆建馆以来,一直把文献资源建设作为我馆工作的重点之一,多渠道、多途径采访适合该校教学、科研的各种载体文献资料。. 从开始的单一纸质文献,逐步发展到以纸质文献为主、非书资料、数字资源为辅过渡到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并重的文献 ...

  5. 台中教育大学校本部占地约为8.9公顷,从校门进入可看见巍巍的行政大楼伫立于前,后方为综合教育大楼、自然科学馆和艺术大楼,再往前走则分别是庄敬苑、自然环境馆、视听教育大楼、中正馆与花园、游泳池,最后可看到美劳教育大楼、馆前楼、乐群楼、敬业

  6. 台北教育大学图书馆创立于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三月,新总图书馆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落成启用,新馆有效纾解过去分散式人力配置浪费的情况,提供集中典藏空间,解决读者以往奔波各馆室间查询资料之劳苦,进而提供多元化、专业化与效率化之服务。

  1. 教育大學圖書館 相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