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20日 · 明報專訊前憲制事務司及貿發局前總裁施祖祥昨日清晨去世享年76歲施祖祥的家人昨日向政界中人透露消息港大利瑪竇堂亦證實消息並讚揚其生前建樹施祖祥於港英年代曾推動中方批評的新九組政改方案1996年他以鐵的衙門流水的官提早離開政府同年出任貿易發展局總裁。 他曾分享管理心得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2. 2023年6月25日 · 前憲制事務司施祖祥舊年離世前財政司長曾俊華今日表示前日23日出席施祖祥嘅追思會見到很多舊朋友包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英方代表包雅倫括3名前立法會議員李柱銘楊森及涂謹申以及一班上咗年紀嘅政務官形容佢哋喺佢眼中係真正好打得嘅官員」,又話:「見到佢哋感覺呢個就係過去咗嘅美好時代不勝唏噓唔知呢啲感慨係唔係我哋呢啲比較資深嘅人先至有嘅呢? 曾俊華表示,呢個場景令佢諗起一段《聖經》經文:「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

  3. 2023年6月26日 · 明報專訊前憲制事務司施祖祥去年離世前財政司長曾俊華噚日話上周五23日出席施祖祥嘅追思會見到好多舊朋友包括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英方代表包雅倫3名立法會前議員李柱銘楊森及涂謹申以及一班上咗年紀嘅政務官形容佢哋喺 ...

  4. 2024年4月19日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公司勾結外國勢力案今19日第63日審訊從犯證人陳梓華繼續作供提及2020年初他與攬炒巴劉祖廸在台北陽明山別墅內與黎智英見面的經過黎表示在支爆後是引入美國民主的好時機同日晚上陳及劉與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見面施向劉稱做政治犯不能心存僥倖要懷犧牲精神,「唔可以你唔犧牲又叫人哋做嘢」。 陳供稱,2020年1月11日,劉從英國飛抵台灣,梳洗後即前往黎位於陽明山的別墅,同行包括陳及姓林的「女手足」。 當時黎提出有意培養劉成為政治明星,可提供1萬英鎊作為生活費,但劉沒有接受,稱無意成為政治明星。 黎又指出,團隊赴美會見議員的不是,指他們應該「識多啲枱底人,而唔係枱面人」。

  5. 2024年3月25日 · 李透露,曾分別與「T」和劉廸在Telegram討論,他不再處理眾籌,改由「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接手。 李稱,「T」一方曾經墊支款項,「既然係咁,連T個邊都唔好再墊支啦」,但「G攬炒眾籌」(即第三次眾籌)的款項未用完,毋須考慮墊支問題。

  6. 2020年11月3日 · 阻止「立法機關越權以方便行政機關辦事」的抗爭,本來是香港議會制衡政府所餘無幾的手段,如今警方以特權法來事後拘捕議員,正式拆走議員監察政府的保障。 如果被捕者最終罪名成立,以後無論有無選舉,廁身議事堂的議員,就難以繼續肢體抗爭,甚至連「狙擊」會議主持導致會議中斷和「拉布」,也有可能被行政機關視為「引起或參加任何擾亂,致令立法會或該委員會的會議程序中斷或相當可能中斷」(特權法第17條c款)。 以一年「馴服」議會地位和選舉操作. 過去有朋友想像過警方會公然犯禁,衝入議事堂拘捕正在抗議的反對派;這些戲劇性的畫面雖未成真,但今次議員抗爭後被捕,本質上就是行政機關以執法部門來打壓議會內的在野黨派,反映行政機關不介意破壞行政立法關係,甚至要進一步控制立法機關的手段。

  7. 2024年5月3日 · 【明報文章】廿年前新界某中學中五級約10個學生在課室圍毆一個同學,全過程被手機拍攝下來,放到網上傳開後全港嘩然。 當時教統局長李國章教授表示:對校園欺凌事件零容忍。 警方拘捕了該批學生,經審訊後,10人被判入懲教機構。 數個月後,我接到這批學生的班主任劉老師來電,他指出這批學生現正陸續出獄,又想完成中學課程。 要求我校收取這些學生繼續學業。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