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林夏薇 相關

    廣告
  2. 夏薇拉民宿優惠盡在Agoda,查看過百萬心水民宿真實評價!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0日 · 58 Freight已經和越南的物流公司簽訂合資協議。 不過,58 Freight進軍越南及印尼市場,須與Lalamove正面交鋒。 事實上,Lalamove已經打進新加坡、馬來西亞、菲賓律、泰國及台灣市場。 Lalamove成為58 Freight上市後股價能走多遠的最大障礙,也是凱源最大的煩惱。 更多分析: 股價有潛力倍翻的跨境電商股. 尋找美股投資機會的3個好用方法. 有倍升潛力成為Tesla 2.0的電動車股. 有力倍升的消費信貸新星. 出現買入機會的全方位金融科技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 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 》免費報告。 立即 按此 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2. 2021年10月14日 · 至於新一份《施政報告》,鄭月娥宣布已經覓得350公頃土地,可以在未來10年興建33萬間公營房屋。 此外,政府將以20年時間發展北部都會區,將提供35萬個住宅單位,還可額外提供16.5萬個至18.6萬個住宅單位,即整個北部都會區計劃將提供51.5萬個至53.6 ...

  3. 2020年8月17日 · 2020-08-17 Moneyclub Staff. 世界各地許多最出名的投資大師,第一季都積極入市掃貨。 美國管理至少 1 億美元資產的基金經理必須在每季結束後的 45 日內,向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提交 13F 備案文件,當中披露持倉變動,這些資料可帶來許多投資啟示。 第二季的 13F 文件要到 8 月中才會發佈,但從第一季的文件看到,一批很出名的基金經理都趁低撈貨,以折讓價掃入幾隻頂級股票。 以第一季為例, Bill Ackman 旗下的潘興資本 (Pershing Square Capital) 增持星巴克 (Starbucks) ( NASDAQ:SBUX)和希爾頓全球酒店 (Hilton Worldwide Holdings) ( NYSE:HLT)的股份。

  4. 2020年10月27日 · 二戰後,商人紹良因助印尼獨立有功,因此於該國發展順風順水,並成為跨國大亨。 可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卻成為印尼排華的對象,生意受到重挫。 因此現時由三兒子逢生主理的第一太平 (SEHK:142)亦早於2001年被踢出恆生指數。 2009年金融海嘯後,歐美大力推量化寬鬆 (QE)下,資金一度追棒新興市場資產,股價一度上升數倍至2013年逾11元後見頂,然後反覆回落形今年3月底位1.1元,下跌九成有多。 然而,雖然今年股價表現曾經很慘淡,但上半年業績差不太差,半年賺逾1億美元,派息7港仙。 第一太平營運數據轉穩.

  5. 2021年10月7日 · 2021-10-07 Steven Cheung. 10月6日,特首鄭月娥宣讀《施政報告》,將會大興木土,包括建設北部都會區將額外提供53萬個住宅單位,未來10年建33萬間公屋。 現時未知整個北區都會區項目建設成本預算,但是有估計指出北區都會區發展規模及得上明日大嶼。 故投資者可以從明日大嶼預算造價6,240億元,推測得到北部都會區造價也是千億級的建設。 建築股將會是大贏家,但策略是買大不買細。 北區都會區範圍達300平方公里,面積為三分一個香港。 本土研究社指出北部都會區發展規模及得上明日大嶼。 當然現時政府提及北區都會區,造地模式由填海變成平整工程。 但無論如何,中國建築國際(SEHK:3311)是不變的贏家。 更多內容: 多角度分析中國建築國際上升潛力. 承接政府工程順理成章.

  6. 2019年10月30日 · 2019-10-30 The Fool. 細價股可以很吸引。 每股不用1美元,又隨時看似可以大升。 細價股確實往往可以大幅飆升,即使像Motley Fool創辦人David Gardner這樣的投資界大師,亦會承認難以抗拒細價股的回報潛力,更何況是股壇新手。 不過這些大上大落的細價股總是有些原因,導致股價在華爾街股市中一般很低殘。 有的是上市後從未得到市場肯定,仍在等待首次突破;有的則是跌落谷低的昔日王者,正在苦苦掙扎,期望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東山再起。 不論股價低迷的原因是什麼,人們時常夢想細價股可以回報豐厚,但最終股價卻是低處未算低。 因此,資深投資者寧願投資大價股,而非細價股,1,000人中999個會這麼做。 以下三隻大價股都值得留意,而且很有吸引力,以致筆者上周各買入一些股票。

  7. 2021年9月20日 · 事緣筆者讀過以立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少陽在八年前一篇文章,形容當時翠華每位客戶平均消費為74元,每張枱每日翻25次為人類極限水平。 但上市後的翠華已經再沒有公布每日翻枱率,我們自然不知道上市後九年內翻枱率是否再次打破人類極限(相信機會較微)。 翠華在招股書上提供每日每桌平均賬單數目這項營運數據為25次,即是少陽所理解的翻枱率。 但翠華提供了另一項數據——翻座率為11.47次,即餐廳內每個座位每日佔用次數。 譚仔疫市錄得升增長. 雖然翠華和譚仔處於飲食行業中不同的子行業,但翠華為餐飲行業翻座率寫下最高標準,也是譚仔上市後還可以走多遠的極限。 2019 / 2020年度譚仔翻座率為4.6次,而2021 / 2022年度譚仔翻座率為2.9次。 譚仔翻座率還遠遠低於由翠華締造的人類極限翻座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