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1日 · 林鄭月娥提到除了8所受資助大學的過萬個學士學位課程名額外也有透過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各自資院校的5千個學士和副學士名額合資格同學也可領取免入息審查津貼修讀自己心儀的課程或透過內地部分高等院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 ...

  2. 2018年12月17日 · 林鄭說本港未來會扮演好角色至於習近平當日提出的四點希望包括參與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國家治理體系以及用好香港的國際聯繫講好香港一國兩制成功落實的故事,「我同主席講這與我的理念是一致的未來會朝著這方向繼續努力」。 林鄭月娥又提到明年本港會積極參與國家的三件大事包括四月底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及建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指屆時香港會舉辦連串慶祝活動。 特首林鄭月娥完成向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述職行程。 她總結行程時表示,非常感謝兩位領導對她及特區政府工作予以肯定。 自己在述職時有向習近平表示,習近平在上月接見本港改革開放訪問團時,總結了香.

  3. 2019年6月28日 · 本月的行政長官質詢時間原訂於12日舉行,但由於前一天立法會外有大批市民聚集,故相關環節改期舉行。 對於下周三將立法會大會將舉行行政長官質詢時間民主黨林卓廷關注今次的質詢時間是繼百萬港人上街後舉行不希望林鄭再次取消李慧琼表示會將議員的關注向張建宗反映而質詢時間會否取消最後由立法會主席確認。 另外,李慧琼說由於過去三周因公眾假期、會議未能進入實質的議程討論及會議取消,故未有安排與張建宗會面,講述內會的情況。 【反送中】劉業強形容林鄭暫緩修例是大智大勇表現 將全力支持繼續執政. 【反送中】林鄭月娥最新民望評分急挫至32.8分 成歷任特首最低評分. 【有政戲online】蕭若元指林鄭向中央辭職 特首辦澄清:絕無此事! 李慧琼 林鄭月娥 立法會.

  4. 2021年12月6日 · 特首林鄭月娥說前者是回顧歷史後者則是及時記錄大灣區現時11個城市的廣泛多元及更緊密的交流合作有利於大灣區發展的總結與展望林鄭表示國家40年改革開放的成就有目共睹香港在期間擔任極為重要的角色香港受益於內地發展的同時亦成為了內地連接世界市場的重要橋樑。 她形容,改革開放是多元的,香港人可以自豪地說,在國家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從不缺位,香港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 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智思指,香港是國家改革的「參與者」、「見證者」、「貢獻者」和「受惠者」稱,雖這代人可親身參與及見證這偉大歷程,但他相信年青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對於香港經歷的變遷,以及香港的獨特地位所發揮作用,並不清楚認識,認為志書將相關歷史記錄,形容是必要的,亦十分有意義。

  5. 2021年3月23日 · 林鄭認為這些未完善包括︰(1未能堅持一國的原則;(2未能做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3未能將中央按憲法基本法行使的權力和特區獲授權的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4未能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林鄭表示這些不完善中央看得很清楚但中央很理解包容希望香港自己看得到從而改善。 可惜過去20多年,很多處於一些重要位置的人,都視而不見。 她明言,經過2019年修例風波,自己覺得已不可再視而不見,而中央已忍無可忍,並在同年10月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已提出,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 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 https://bit.ly/2JdOaiS.

  6. 2015年1月7日 ·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宣讀聲明啟動第二輪政改諮詢。 林鄭月娥說,政府清楚聽到佔領人士對民主發展的訴求,但如果在過程中忽視法律和政治現實,甚至採取擾亂社會安寧和損害市民權利的手段,恐怕一切所謂追求理想或爭取公義,都只是空話。 這些激烈行動是否能達至普選目標值得反思林鄭月娥又說現時社會人士對政制發展的意見漸趨兩極化有一類意見堅持不要原地踏步另一類意見堅決不接受人大的決定。 她表示,經過一年多就政制發展的討論和爭拗,以及兩個多月的違法佔領行動,當局更深信在制定行政長官普選辦法時,堅決維護「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及嚴格按照《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解釋和決定,是不可動搖的憲制原則。 林鄭準備宣讀政改聲明 泛民議員撐起黃傘離場. 13:36 2015/01/07.

  7. 2017年3月6日 · 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今早出席新城電台的節目時表示政綱提出的理財新哲學理念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也不是要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只是希望公共財政管理可更配合今日的需求她又指近年政府無止境地累積盈餘但社會仍有很多訴求認為過去10年8年的理財方法是過於保守林鄭月娥認為自己的理財概念與過去10年的政策有分別但與回歸前的財政司想法很接近。 她又重申,政府目前有能力在開支和收入方面採取較進取的措施,又指自己的班子在金融方面較強。 好又指,金發局過去幾年都缺乏領導本地金融發展的角色,因此政綱中提出成立「金融領導委員會」,綜合監管者和發展者的角色,定期檢視國際金融形勢和香港相應的措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