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25日 · 股海浮沉多年輪證專家李錦見過人地輸掉家庭和婚姻自己亦差點輸掉成副身家兒子出世後決心停止炒賣人生」,宜家做緊一樣好有意義的事一齊嚟睇下他的故事7月份尚有一星期便結束本網為大家整理出5大即將.

  2. 2014年11月12日 · 前特首董建華成立智庫被認為有意問鼎下屆特首的梁錦松發言是焦點之一梁氏剖析年青人對建制的不滿認為是與年青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不足有關甚至建議政府發展商在置業層面上向年輕人作出一定傾斜另一邊廂特首梁振英雖然身在北京出席APEC峰會但也發表網誌表明重視年輕人對有其屋的訴求。 將年輕人不滿與「買樓難」掛鈎. 似乎現時建制一方,一定程度上將年輕人的不滿,與「買樓難」掛勾;並打算以降低年輕人置業難度的方式,減低年輕人的怨氣。 如果年輕人的置業困難得以舒緩,是否便可令年輕一代對社會(或者說建制)的不滿降低,我們無從得知。 但部分建制中人的解決方法,可能無助於處理問題。 據報,梁錦松建議,可否在私人土地和私人開發項目向年輕人置業傾斜。

  3. 2018年11月1日 · 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指中美正進行長期角力貿易戰只是第一步未來將發展成為科技戰甚至貨幣戰。 內地資本帳並未完全開放,中央要維持人幣在岸價穩定不難,而在與美國角力的考量下,內地不會全面開放資本帳,以免中門大開。 問題是 炒家在離岸市場沽空,令離岸價和在岸價價差擴大,可動搖內地民眾對人幣信心,衝擊在岸市場,故香港離岸市場將成為貨幣戰第一戰場,維護穩定便極為重要。 中央要打離岸市場貨幣戰,相信將會作戰略部署,昨天宣布將在港發行票據,一來,增添了調控人幣在離岸市場流動性的市場化工具,就如其他央行進行市場操作般,既增加應對手段,並提高操作透明度,向市場傳達央行信息,增加市場穩定。 二來,可促進人幣離岸市場孳息曲綫的形成,有利本港發展各種人幣金融產品,增加人幣離岸市場的深廣度,有助消化抵禦衝擊。

  4. 2024年4月19日 · 人生路漫長,當中總會有起伏,今次個案剛剛失去了丈夫,尚餘一歲女兒,為方便父母支援,出租目前尚欠390萬元按揭的自住物業,搬近父母,是否適當做法? 如何盤活現有資產?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本人4X歲剛喪偶,女兒只有一歲,希望可以幫我善用老公留下的積蓄帶大女兒。 我月入5萬5,這刻擁有現金700萬,40年樓港島東區400呎單位欠銀行$390萬,按揭25年,由於方便父母支援,出租$16500,搬去將軍澳$21000。 股票投資約$40萬,大部份坐艇如中人壽,本身加按了$200萬,原本是想再置一個三房,但現時單親買多一個物業能力有限,只能換樓。 $100萬收5-6%高息基金。 前路茫茫,請賜教幫助。 個案重點︰. 4X歲. 先生離世,女兒1歲. 擁物業. 有$700萬現金. 重點目標︰.

  5. 2020年12月18日 · 黎諾懿出身於基層家庭父親因病逝世後母親獨力撫養3個兒子長大曾因經濟問題而申領綜援令他了解儲蓄的重要他不諱言錢非常重要但他奉行應使則使原則既不會胡亂揮霍也不會過份節儉地生活亦不主張先使未來錢,「(沒有拖欠過信用卡數……可能你現在問我如何借錢我也不知如何借我沒有借過錢。 炒股損手 反思「輸錢皆因贏錢起」 談起投資,黎諾懿對港股、美股、外幣以至債券都有認識,認為投資應量力而為,但他年輕時候在投資市場亦交了不少「學費」。 年少時,黎諾懿曾在股票市場虧損近百萬元,這次經歷讓他日後投資上更審慎。 「年輕時候都喜歡用最少的錢賺最多的錢,當時很流行消息股或者仙股,可能幾仙買回來後來升至1、2元。 」黎諾懿沒想到這些贏錢的經歷反倒成了輸錢的契機,更讓他曾損失近百萬元。

  6. 2024年2月28日 · 美國人口普查局2023年9月發表數據顯示,當地住在父母家中的年輕人比例在過去20年來走高87% ; Pew Research數據指出,截至2021年,近四分一25至34歲美國成年人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居所中; 美國租樓平台RentCafe於2023年11月發表的調查亦指出,41%與家人同住的成年Z世代受訪者表示,認為自己會同其他家庭成員一起生活至少兩年。 地產市場飆升. 加劇Z世代住房壓力. 美國地產平台HotPads早於2018年已 估算 : Z世代一生中將於經通脹調整後的租金花費為22.6萬美元; 較千禧世代(80年代至90年代初出生者)多出約24,000美元; 比嬰兒潮世代(1946至1964年間出生者)多出77,000美元。 以下數據亦反映Z世代租樓困難驚人一面:

  7. 2022年7月25日 · 法興證券環球股票產品部前董事李(Edmond)於2015年毅然辭去穩定其高薪職位,轉職從事「無糧出」仲要「付出部分身家」的教育工作。 在金融界打滾30年,做過金融分析師亦做過輪商代言人,Edmond曾經試過「瘋狂炒賣」,形容自己是「傻傻地」,曾經差一點輸掉身家。 回望在金融圈的日子,他總結自己過去「炒炒賣賣」輸唔少,同時亦見盡不少客人輸掉家庭、婚姻及人生,將過百萬積蓄一次過蒸發9成,也看過30多歲的青年才俊,賺錢能力高,不過花錢的速度亦驚人,坐飛機去日本吃一餐飯便回來,這些經歷為他的「教育」使命播下種子。 在炒賣的身涯中他自己輸過三次大錢,最「甘」一次是輸了逾百萬元,但當時的他無法獨力還錢,他說得咬牙切齒,當時需要靠朋友、靠當時的女朋友及銀行借貸去還債,最終用了將近十年時間才還清「股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