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今年幾套金像獎得獎電影:《白日之下》、《年少日記》、《毒舌大狀都是拿政府資助,都是揭示社會黑暗面,但他們拍得出色、演得出色,最精彩是,他們都在傳播正確的價值觀。

  2. 2021年12月9日 · 據《星島日報》爆料,某裁判法院早前開庭期間,有位超過20年經驗的外聘主控官,開庭後手機突然響起鈴聲,反修例歌曲《願榮光歸香港》響徹法庭,全場人士頓時目定口呆。 一名有相當資歷的大狀上庭竟忘記將手機設為靜音,又剛好有人來電,播出竟然是「獨」歌,眾多機緣巧合下,顯露他的政治立場,究竟是怎樣? 大家都懂了! 有傳該大狀已被禁止接手「社會案件」的檢控工作,但今次「意外」,又提醒大家司法體系裡仍有亟待改革之處。 有論者謂,我們應該相信司法人員有專業操守,工作理應不受自身政治立場左右。 但公眾對於司法體系的公正性必然有極高之要求,難免憂慮檢控工作會否出現偏袒。

  3. 2023年6月22日 · 難道邵嵐真是這樣天真,現在才知道英國人的真面目? 根據報道,這名香港人去年7月逃到英國「尋求庇護」,豈料最近就被英國政府歸類為「逾期居留者」。 嘩嘩嘩! 按照這個說法,不知道這位「手足」,會不會最後被英國政府當作非法入境者,被送到盧旺達? 道理其實很簡單,這些西方國家從古到今都是這樣無道義,當見到你們沒有任何利用價值,就用完即棄作罷! 要責怪的就只好怪自己,錯信邵嵐這類反中亂港分子,以為去了外國有人包庇,可以享福。 不過還是那句,路是自己選擇的,失敗了也不要回來呀!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4. 2024年4月19日 · 今年幾套金像獎得獎電影:《白日之下》、《年少日記》、《毒舌大狀是揭示社會黑暗面,但他們拍得出色、演得出色,最精彩是,他們都在傳播正確的價值觀。

  5. 2019年5月2日 · 大話連篇、反口覆的「佔犯」 - 港人觀點 - 港人講地. 發表於 2019-05-02 19:20. 分享. 讚好 241. 曾經話過自己一旦因佔中被捕就「唔反抗、唔抗辯」嘅發起人戴耀廷,因煽惑罪被判入獄之後,又開始「心有不甘」,一邊搞上訴、一邊繼續為自己同一班佔犯嘅違法行為狡辯。 近日戴耀廷就寫咗一封《來自香港監獄的信函》,自比馬丁路德金之餘,連法官嘅判刑都要攻訐一番,批評「法官對甚麼公民抗命行動才是合乎比例」嘅看法「實在是有點離地」。 囍雨真係唔知係好嬲定好笑,一個講過要以承擔罪責嚟完成「違法達義」嘅罪犯,坐咗監之後又強詞奪理、鬧法官判得唔啱,一次又一次推翻自己講過嘅「承諾」,如此反口覆、大話連篇,何 「義」之有? 而且,大家唔好忘記,戴耀廷呢班人,到依家都係毫無悔意!

  6. 2024年2月5日 · 廿多年來,「23條立法」正是被那些別有用心、以「法律學者」、「資深大狀」為包裝的虛偽政客持續污名化、妖魔化,繼而成為全社會避之不及的「禁忌」,導致香港回歸26年多仍未履行這一重要憲制責任。

  7. 2022年12月29日 · 什麼是「惡人先告狀」呢? 除了當今世上唯一霸權國家美國之外,香港其實亦有很多「惡人先告狀」的人和事,明明自己做錯,但就將自己包裝成一副受害者的模樣,原本有道理的一方,在一些別有用心媒體的操弄下,竟然成了「壞人」,實在令人搖頭嘆息。 清走僭建物合情合法合理. 話說,一年前的聖誕節前夕,本港多間大學先後清走一些帶有濃烈政治意味的雕塑,其中在香港中文大學違規豎立多年、被稱為「民女」的雕塑,就在去年的平安夜當日被校方移走。 然而,事件尚未告一段落,有報章今日訪問涉事雕塑的創作者陳維明,聲稱校方要求他簽署保密協議,才可繼續商討取回雕塑的安排,表示對此感到不舒服,又形容「作品就是我的『孩子』,受傷的『孩子』被綁架了,『綁匪』還好意思跟我談條件? 陳維明的說法,正正是典型的「惡人先告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