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4月份通脹數據基本上滿足了市場,核心通脹由3.8%下降至3.6%,使市場對美聯儲年內減息兩次的想法得以支持,繼續支持大市 ...

  2. 2024年5月1日 · 4%規則詳解 一招避免臨老破產. 4%是一項知名的退休開支準則,對於退休人士而言一個魔術數字(magic number),規定他們可以在第一年安全地從投資組合提取儲蓄的4%,然後每年根據通脹,以4%為基礎,調整提款金額。 此方法旨在降低退休儲蓄在30年內花光的機會。 換言之,假設投資組合保持4%的年回報,儲蓄便能用之不竭。 然而儘管4%提款率曾經很受歡迎,這項本來被奉為「金科玉律」的規則亦漸受到批評,當然亦有商榷餘地: 近年由於高脹、經濟放緩,投資回報率較低; 退休人士的安全提款率都跌穿了4%; 不過,包括晨星(Morningstar)在內的一些財金專家 表示 ,由於債券孳息率上升,4%提款率可能重回安全網。 本文簡單回顧一下4%安全提款率的原理和實際操作例子。 為何使用提款率策略?

  3. 2024年5月7日 · 最後更新: 2024/05/07 20:19. 分享:. 港股十連升確認「入牛」?. 洪灝:資金流入非主因 基本面修復才是關鍵 「此輪上漲行情或未走完」. 港股創下十連升,剛在今天(5月7日)才斷纜,是2018年後1月後最長升浪,在短短兩周內突破18,000點,收復去年9月以來跌幅 ...

  4. 2024年5月5日 · Allocca專門幫助年輕專業人士整理財務狀況,她指出,20出頭的大學畢業生初投職場,正處於「仍在思考如何管理薪水的奇怪時期」,理財經驗欠豐富,容易犯錯,好像濫用信用卡或因「生活方式通脹」而陷入債務等。 Allocca從經驗出發,分享以下職場新人 五個常見的金錢錯誤 ,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債務,或失去累積財富的機會。 1. 沉迷於提升生活水平. 2. 不使用高息儲蓄帳戶. 3. 不記錄開支. 4. 信用卡只支付最低還款額. 5. 不投資. 職場新人最易誤中的理財陷阱(一):沒咁大個頭,卻戴大頂帽. 生活方式通脹(Lifestyle creep)所指的是隨着收入增加,可以自由支配的開支亦更多,生活水平或生活方式趨於提高的現象。

  5. 2024年5月15日 · 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和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初始投資不僅可以賺取以本金計算的回報,還可以賺取累積的利息回報,從而產生指數級增長。 相關文章: 【財富自由】「利疊利」有利有弊 學識善用時間複利 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數碼銀行平台Cashe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meetha Ghosh認為,20多歲是作出良好財務決策的最佳年齡,最好開始小額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並終生持續,而不是等到50多歲時才開始大筆投資。 愈早啟動,本金和利息的價值將隨時間而發揮複息效應,將產生更顯著的回報。 20多歲的青年腦筋靈活轉數快,能短時間內吸收同處理大量資訊,運算能力強勁,但這種長處好容易變短處。

  6. 2024年5月20日 · 調查顯示電動車熱情降溫的根本原因在於充電上的不足更準確而言是 充電遇到困難 。 在表示「不太可能」或「非常不可能」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中, 52% 人的拒絕理由為「 缺乏充電站 」,是該研究中比例最高的因素。 這些對充電供應的憂慮比一年前上升3%。 但電動車市場情緒不僅受制於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欠奉,調查還發現以下主要問題: 電動車整體價格較高; 每次充電後的行駛距離有限(續航里程/續航力焦慮); 充電時間長; 充電設施分佈問題:無法在家中或工作場所充電. 通勤時間愈長. 愈不考慮電動車. 通勤時間較長 的駕駛者,亦 不太願意購買 電動車。 去年的調查指出,每日行駛里數愈多的車主更有可能購買電動車。 然而,因着近年燃油價格的下降和對充電問題焦慮的加劇,目前已經出現轉勢。

  7. 2024年5月6日 · 令理財目標更清晰 另一些網友受此啓發,進一步調整自己的財務追蹤系統,加入了類似的計算方法。那是個很好的方法!我可能會重新配置我的電子表格,將4%的安全提取率換算成時薪的形式。這樣,在做出投資決策後,當我的「投資時薪」達到這個數字時,我就會知道我已經達到目標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