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日 · 2023年9月間連同胡姓母親、2名男子埋伏在姑姑住處,由陳女把風,小姑出現後母女倆聯手將她拉往樓梯間,胡姓婦人再持鐵鎚朝小姑後腦及側腦狂敲,導致小姑頭破血流,檢方依殺人未遂罪起訴母女及2名男子。

  2. 2020年7月1日 · 數十年前,我剛入新聞界不久,有一次台塑集團的創辦人王永慶請記者們吃飯,酒酣耳熱之際,我隨口問了一句話:「為什麼能把台塑經營得這麼好呢? 「台塑經營就只有4個字:追根究柢。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追根究柢之道,完全無法理解王永慶的意思! 「我們做任何事都追根究柢。 要生產,追根究柢;開工廠,追根究柢;省成本,追根究柢;談採購,追根究柢;做管理,追根究柢。 只要追根究柢,把所有根源都弄明白,我們就會找到最有效率、最好的方法去做! 王永慶那天興致很好,還說了他們如何降低成本的經驗:先展開所有原料,一項項比較來源價格,再一項項尋找可能的替代品,務求得到最低的成本,並直接追溯到最上游的供應商。 王永慶的這一席話,讓我一個對企業經營毫無瞭解的人,開了一線頓悟的曙光,雖然這仍然只是模模糊糊的理解。

  3. 2023年3月1日 · 曾經聽過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的一個故事:有一次,李嘉誠先生宴會結束走出飯店,伸手從口袋中掏出手帕時,1個港幣銅板掉了出來,一直滾到水溝裡,當李先生試圖去撿回銅板時,飯店的服務生快速上前,撿回銅板、擦拭乾淨後,交還給李先生。 李嘉誠收回銅板,打開皮夾,拿出100元港幣,謝謝服務員的幫助。 李先生拿回1個銅板,卻給了100元的小費。 對這個故事,李先生自己的解釋是:每1塊錢都有用途,不應該隨便浪費,他撿回銅板,是要讓每1塊錢都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而對別人的服務表示感謝,則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禮貌,他給100元小費,是他對人的心意。 這是2件事,他並不是為了一個銅板,付了100元的代價。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雖然也聽到李先生的解釋,但其實瞭解並不深刻,只感受到這是一個超級富人的大方,非常人所能及。

  4. 2019年9月1日 · 3119. 面對低潮,就像成長中的孩子生病一樣,是團隊、家庭與個人必定經歷的情境。 富邦人壽富鈺通訊處處經理游沛宸認為,保險事業就是幫助客戶勇敢面對低潮,堅定核心觀念與價值,讓所有的危機成為豐富人生的一部分。 優秀的保險團隊領導者,也應這樣帶領夥伴,讓創意、趣味、體驗成為事業生涯的焦點,讓危機成為轉機! 許多人離開保險業的理由,不外乎被拒絕、被否定、無業績,然而這也是許多保險從業人員成功的起點。 事實上,許多行業先進都曾經表示,他們的成就、熱情、肯定,其實就是從習以為常的挫折之中萌芽的。 富邦人壽富鈺通訊處處經理游沛宸同樣面對過低潮,雖然剛開始是藉由責任感留住自己,但是在找到方法之後,她很快就能將情緒排解,並且整理出為夥伴排解情緒、重新掌握從業熱情的方法。

  5. 2023年1月1日 · 914. 現在正是「站穩腳步,落實基本功,掌握轉型契機」之時,對業務員如此,對保險公司亦是。 保險公司與業務員必須轉型,更貼近現今社會與民眾的整體發展,「未來的轉型會很明顯」馬君碩說,尤其是數位化在新冠疫情的推波助瀾下,數位的發展已經超過我們的想像。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已近3年,俄烏戰爭、供應鏈短缺、通膨居高不下,顯見新年度總體經濟不確定因素仍大,多數人對於新年度的經濟情勢有所保留;再從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面來看,今年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臺股與美股的表現也不若以往。 臺幣對美元的匯率表現從年初的27.5元左右貶值到32元,又快速回升到30.5元左右,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端面臨巨大考驗,連帶也影響到保險業務員的銷售。 就如投資型保單保費的大幅衰退,已經充分反映出經濟大幅震盪的現況。

  6. 2018年7月1日 · 1.建立夥伴正確信念與價值觀. 年輕業務夥伴欲將保險業當作永續經營的事業,而不只當作一份賺取收入的工作,首重對於保險是否認同,藉由深刻瞭解保險的意義與功能之後認同保險,主管再引導夥伴找出屬於自己的信念或核心思想,如保險的功能是讓自己在有能力的時候,選擇為無能力的時候做好準備,為自己或自己所愛的人提供多一層的保障。 因為認同這樣的意義,推己及人,不只身體力行,更想將這樣的愛與責任傳達出去。 當上述的信念及價值觀建立起來,對於新進年輕業務的學習效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幫助其找到職涯,乃至於生涯的目標。 就好比,中國人壽應許通訊處處經理徐苓芸對於新人的教育訓練,首重讓新人瞭解保險的意義,進而建立起新人的使命感。 2.教育訓練完整、有系統.

  7. 6922. 「一個常見的雙薪家庭,是由父母雙方共同支撐一個家,但要是其中一人發生事故,重量不就會全部壓到另一個人身上? 」而保險的作用猶如再為這個家庭多添上柱子,當家庭的任何一個支柱倒下時,能夠繼續支撐家庭的存續與正常運作。 對許多人而言,不管聽再多的故事,都沒有當事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來得深刻,對於安聯人壽韻鼎通訊處區經理陳家柔來說更是如此。 她自二 一四年加入安聯人壽起,只處理了幾次小事故的理賠,卻沒想到二 一六年迎來的第一個重大疾病理賠案例竟然是自己,透過為自己辦理理賠的經驗,讓她更瞭解客戶的感受。 自己成第一起重疾理賠案例,親身體認保險的價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