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91]。.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92]。. 清明节与 春节 、 端午节 、 中秋节 ...

  2. 清明节是中国非常传统的节日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公元前656年,也就是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他杀害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 重耳为了躲避迫害,被迫流亡到国外。 在流亡的途中,一天他来到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重耳已经几天几夜没有进食,也没有好好休息,他又累又饿,倒在地上无力起身。 他身边的随从也找不到吃的,大家万分焦虑。 隐士名人 —— 介子推. 就在这个紧要时刻,随臣介子推独自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他拿着锋利的刀子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肉汤给重耳食用。 一碗热汤下肚,重耳逐渐苏醒过来,他发现介子推腿上流着血,得知这块肉是介子推从腿上割下的肉,感动万分,心理暗想自己日后发达了,一定好好好报答介子推。

  3.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 节气 。. 斗指乙,太阳到达 黄经 15°,便为清明。. 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 ...

  4. 节日简介. 播报. 编辑.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5. TA说. 古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 一文带你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 作者 青城雪未暖. 阅读 294赞 0.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祭祀节日。 那么关于“清明”,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一、“清明”时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 时间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此时大地柳暗花明,万物生长。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节气是指自然节律变化,节日是指有一定风俗活动或者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都说清明时节有三侯,那么到底是哪三候呢? 一候,桐始华。 桐,指的是白桐花(就是泡桐花),意思就是,清明时节的到来,白桐花开,芳香怡人。

  6. 收藏. 0. 0.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 清明节在 ...

  7. 清明节的由来. 在古代,清明节之前还有上巳节和寒食节。 由于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相近,彼此的习俗便互相渗透、重叠,渐渐地变成不再有明显的划分,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民间有俗语,“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见轩辕。 ”上巳节原本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纪念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之后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已在盛行,主要内容就是“祭亡扫墓”、“春日沐浴”、“水边饮宴”和“踏青游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古代的“祓除畔浴”就是在春日里水边沐浴以祛病消灾。 农历三月初,大地一派生机,春光明媚,草木吐绿,一片春意盎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