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照腸 相關

    廣告
  2. 全程由專科醫生監察及進行,安全方便,亦能符合本港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手術賠償要求。 提供各項專業身體檢查,包括腸鏡、膀胱鏡、胃鏡等,及早檢查為您的健康把關!健康熱線2366 0328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2日 · 照腸鏡屬於簡單的 小型手術 ,絕大多數人可以即日完成所有程序。 所以,除了 公立及私家醫院 ,病人也可以選擇在 日間腸鏡中心 或 診所 接受腸鏡檢查價錢介乎 HK$7,900 至 $13,500 不等。 即睇 10 間醫院診所照腸鏡價錢. 兩種常見內視鏡有何分別到底什麼是照腸鏡? 按衞生署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網站說明,腸鏡分為兩種,分別是 大腸鏡檢查 及 乙狀結腸鏡檢查 ,兩者都屬於可以屈曲的內視鏡,一般會經肛門放入大腸內,讓醫生能夠觀察到受檢人大腸內壁黏膜的情況,整個過程需時約 15 分鐘至 1 小時。

  2. 2024年2月15日 · 大腸鏡檢查英文Colonoscopy正名為大腸內窺鏡檢查照腸鏡需要用腸內窺鏡 (或稱大腸鏡/下消化道內窺鏡)檢查下消化道檢查範圍包括迴腸末端盲腸結腸各部位直腸及肛門。 醫生會將一條末端裝有鏡頭、直徑約1.3cm的軟管,經肛門進入身體,以即時影像方式,讓醫生直接觀察腸道內是否有腫瘤、潰瘍和瘜肉等病變,有需要時亦可抽取組織化驗。 照腸鏡依照大腸檢查部位,再分為結腸內視鏡 (即大腸鏡)和軟式乙狀結腸內視鏡 (乙狀結腸鏡、Flexible Sigmoidoscopy),兩款大腸鏡檢查的分別如下: 大腸鏡檢查比較表.

  3. 腸鏡檢查 (又稱照腸鏡) 是香港常見的腸道檢查大腸內視鏡檢查是利用一條柔軟而可彎曲的內視鏡以診斷下腔消化道包括迴腸末端盲腸結腸各部位直腸及肛門的病變及疾病大腸內窺鏡檢查能發現病變細胞異常可以切除瘜肉及進行止血等治療功能

    • 大腸癌高危因素
    • 兩種常見內視鏡
    • 私家醫院腸鏡檢查收費
    • 醫療中心腸鏡檢查收費
    • 腸鏡檢查須知
    • 腸鏡檢查過程
    • 腸鏡檢查後護理
    • 腸鏡檢查的風險

    大腸癌的風險因素與年齡、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高脂肪飲食等,以下因素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 1. 飲食中纖維含量不足 2. 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食品 3. 吸煙 4. 飲酒 5. 過重或肥胖 6. 50歲或以上男性 7. 大腸長期發炎,如潰瘍性結腸炎 8. 過往有大腸瘜肉 9. 擁有大腸癌家族史

    腸鏡共分為兩種,分別是大腸鏡檢查及乙狀結腸鏡檢查,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長度。軟式乙狀結腸鏡約60厘米,檢查範圍只覆蓋至整段降結腸;大腸鏡長達160厘米,可以檢查整條大腸。 大腸鏡檢查的準確度較高,收費亦相對較貴。如果腸鏡檢查後未有發現任何瘜肉,可以選擇每5年進行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每10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

    私家醫院腸鏡檢查檢查計劃項目大同小異,而收費由則$4,550至$15,100不等,均包括醫生費用、鎮靜劑、檢查室費用等。另外,如果進行監察麻醉、瘜肉切除、痔瘡結紥、病理化驗,則需要額外收費。 *最後瀏覽上述醫院之收費價錢日子為 2022年8月31日。 註:上述部分計劃不包括施行特別程序,例如切除瘜肉、痔瘡結紥等,詳細收費可向有關醫院查詢。

    日間醫療中心所提供腸鏡檢查服務,收費則由$8,800至$13,800不等,而監測麻醉、痔瘡結紮、影片紀錄等則需要額外收取費用。如果病人需要進行瘜肉及活組織抽取,收費將會因應瘜肉數量而有所不同。 *最後瀏覽上述醫院之收費價錢日子為 2022年8月31日。 註:上述部分計劃不包括施行特別程序,例如切除瘜肉、痔瘡結紥等,詳細收費可向有關醫院查詢。

    病人需於腸鏡檢查前三日必須避免進食高纖維食物,如蔬菜、燕麥、火龍果、蘋果等
    病人需於腸鏡檢查前至少禁食六小時
    檢查前會為病人進行麻醉或注射鎮靜藥物,以減輕不適感
    檢查需時約10至40分鐘左右
    醫生會為病人講解檢查過程,病人亦需在檢查前簽署同意書
    病人可在檢查前選擇注射鎮靜藥物或全身麻醉
    醫生會替病人肛門部位塗上潤滑劑。然後將直徑約為 1.5 厘米的內視鏡由病人肛門放進體內進行檢查
    如有需要,醫生會抽取組織進行化驗或進行瘜肉切除
    鎮靜劑或麻醉藥效不會即時散去,建議由至少一位成人陪同回家
    檢查後24小時內避免駕車、操作機器、進行危險性工作、簽署任何法律文件
    如有接受瘜肉切除術,需要在檢查後的十天內禁食某些蔬菜及水果
    如有接受瘜肉切除術,術後一週內都不宜運動或提重物,以免出現出血情況

    腸鏡檢查後有機會出現腹脹、腹鳴、肛門不適等輕微不適感,只有極低機率出現大腸穿孔或大出血的情況,詳細可在檢查前向醫生查詢。 大家完成腸鏡檢查後,記得要繼續保持腸道健康。根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及美國癌症研究院專家小組於2018年發表關於預防大腸癌的報告,總結出下列幾個重要因素,可減低患上腸癌的風險: 1. 多做體能活動(physical activities),例如運動、做家務、行樓梯、步行、及遊戲活動等 2. 進食全穀類食物 3. 維持高纖的飲食習慣 4. 進食含奶類或鈣質食品 另要留意,經常食醃製肉類或紅肉、每日飲2杯或以上的酒精飲品及過重,則會增加患該癌症的風險。 信諾尊尚360醫療保為您提供360度全面及個人健康保障,包括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計劃每年保障限額高達港幣$5,000萬,涵...

  4. 首頁. > 內視鏡檢查. > 大腸鏡檢查. 亦可稱為大腸鏡」;屬於診斷性檢查由醫生把內視鏡經由肛門導入病人體內伸延到直腸結腸以至盲腸醫生透過影像以檢查腸道黏膜及大腸腔內的狀況。 若發現瘜肉或異常組織,於安全情況下,可進行瘜肉切除或活組織化驗。 而定期進行檢查,及早發現及切除大腸瘜肉,可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進行結腸內視鏡檢查時發現瘜肉. 結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及需要時施行息肉切除術) 靜脈注射鎮靜/監察麻醉須知. 接受手術/醫療程序/治療同意書. Wu J, Hu B. The role of carbon dioxide insufflation in colonosco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5. 2024年5月21日 · 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表示照腸鏡除了及早發現大腸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找出未長成腸癌的腺瘤瘜肉及早切除從而避免癌症的發生因此並非要去到懷疑自己患有大腸癌才照腸鏡。 是否需要照腸鏡可考慮以下因素: 50歲以上的人士. 出現便習慣改變、血便、腹脹、腹痛、體重減輕及貧血等病徵的人士. 劉醫生建議,市民若出現任何徵狀,應及早尋求醫生的意見,不應只透過網上資訊自我判斷是否須要照腸鏡。 早期檢測和診斷對於治療大腸癌非常重要,因此不要拖延就醫。 【同場加映】大腸癌12大症狀. +8. 大腸鏡可檢查甚麼? 可驗出大腸癌/痔瘡? 劉卓靈醫生表示,大腸內窺鏡除了能診斷大腸癌之外,還能診斷以下病症: 大腸瘜肉,大多數大腸瘜肉能在內窺鏡檢查同時切除. 潰瘍性結腸炎. 慢性炎症性腸道疾病. 憩室病.

  6. 照腸鏡前飲食須以低纖為主輔以清腸藥徹底清走宿便。 由於醫生需要清楚觀察腸壁內的狀況,所以檢查前要先清腸後檢查,現時新一代清腸藥的味道已改良,較易服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