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熱衰竭是指由於排汗導致身體流失過多水份和鹽份因而造成的身體過熱問題主要症狀包括頭痛多汗呼吸急促痙攣暈眩脈搏細弱卻急速以及感到噁心如何協助患上熱衰竭的人士? 協助他們移動到清涼的地方並躺下. 脫去不必要的衣物. 協助患者飲用足夠的水份. 用涼水潤濕他們的皮膚,並為他們扇風,以助降溫. 如有冰袋,則可放在患者的腋下或頸部位置. 如情況在30分鐘內沒有好轉,便需呼召救護車. 甚麼是中暑? 中暑又叫日射病,是一種能威脅性命的緊急狀況,必須立即處理。 中暑是指體溫失控並上升至攝氏40度或以上。 其中一個主要跡象是身體停止排汗,其他跡象則包括皮膚發紅乾燥、暈眩、舉止怪異、癲癇發作和昏厥。 中暑的急救方法. 立即呼召救護車. 協助將患者移動到清涼的地方並保持靜止.

  2. 夏天氣溫經常上看35度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會導致熱傷害說到熱傷害多數人都會想到中暑但其實熱傷害還分成熱痙攣熱暈眩及熱衰竭等種類中暑症狀有哪些中暑熱衰竭的差異為何室內中暑怎麼辦如何消除中暑

  3. 2022年7月26日 ·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熱衰竭和熱中暑雖然都是天氣炎熱所可能導致的疾病但兩者的原理不大相同熱中暑的根本原因造於體溫而熱衰竭則是調節體溫的手段本身出了問題想必大家都知道人體的體溫過高時會用排汗降溫但是如果排汗過多導致身體流失了過多水分和鹽分就會導致人體缺水和電解質失衡所以與熱中暑不同的是熱衰竭患者的體溫並不會明顯升高時常維持在正常的體溫範圍內但是其他像是頭暈噁心和身體無力之類的症狀都和熱中暑類似而針對這兩種病症的緊急處置也有不同熱衰竭主要必須解決水分和電解質缺乏的問題所以得盡快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例如運動飲料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症狀嚴重到無法改善,則要送醫採取靜脈輸液的措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藉此來緩解熱衰竭的狀況。

  4. 2018年6月22日 · 中暑或熱衰竭都是地處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台灣除了曬傷以外在炎炎夏季中常會發生的熱傷害。 什麼是熱傷害呢? 其實「熱傷害」是指身體在酷熱的環境下無法有效維持正常體溫,進而產生不適的症狀。 每當夏天來臨之際電視機或報章媒體時不時會報導氣溫突破歷史新高或是有人因熱衰竭或中暑而被送入醫院治療的新聞。 若不及時處理中暑或熱衰竭,身體持續的高溫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 就以中暑來說,嚴重的狀況下死亡率可達 63% 之高。 近年來,全球的中暑案例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10 年間累積的中暑案例已超過 5 萬起 。 將近 7 成的年輕族群因運動競賽或體能訓練時產生中暑症狀 ,而超過 70 歲的年長者也是中暑的危險族群之一。 可見得中暑防治不管在哪個年齡層都需要學習的知識。

  5. 2023年7月11日 · 熱衰竭是什麼?. 和中暑差別?. 熱衰竭症狀及緊急處理3招.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點擊播放. 00:00 00:00. 1x. 熱衰竭是夏天常見的熱症,和熱中暑有程度上的差異,熱衰竭症狀會頭暈頭痛、噁心出汗等,熱衰竭該如何處理?. 恢復時間多長?.

  6. 2023年6月20日 · 雖然中暑和熱衰竭都是體溫異常的病症但兩者在表徵和症狀都有分別: 如果你身處炎熱環境而逐漸出現以上症狀,切忌單靠體溫低估自己狀況。 除了天氣炎熱還有甚麼情況下會中暑或熱衰竭? 缺水 :令身體未能排汗維持正常體溫. 喝酒 :過量喝酒也會導致脫水,同樣令身體未能調節體溫. 穿著過多衣物 :穿著過多衣物會令身體上的汗水難以蒸發. 甚麼人會較容易中暑或熱衰竭? 4歲以下幼童和65歲以上長者,這些人調節體溫能力較弱. 正在服用處方藥如高血壓和心臟病藥物. 肥胖會令身體吸收更多熱,同時難以散熱. 出入溫差大的地方. 熱指數偏高:熱指數 (Heat Index) 是一種衡量濕度和室外溫度的因素,以確定你體感溫度有多高。 如果濕度高,汗水就不容易蒸發,身體可能更難散熱。

  7. 2021年5月24日 · 從症狀分辨. 夏天炎熱無論是在戶外或室內都有機會中暑當人體不能有效控制體溫就有機會出現熱衰竭嚴重可致中暑若不及時降溫及急救更會有生命危險當身邊有人熱衰竭或中暑應怎麼辦香港紅十字會急救訓練經理戴穎嫻接受明報網站訪問教大家分辨患者是熱衰竭還是中暑並按4個步驟處理香港紅十字會急救訓練經理戴穎嫻香港紅十字會提供圖片) 徵狀. 熱衰竭一般因缺失水分或電解質(鹽分)而出現,徵狀包括面色蒼白、大量出汗、感到暈眩及不適等。 (香港紅十字會提供圖片) 中暑徵狀包括皮膚潮紅發熱、無法排汗、暈眩,甚至休克等。 (香港紅十字會提供圖片)

  8. 2023年5月15日 · 熱衰竭的徵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氣促及神志不清等當體溫升至攝氏四十一度或以上時患者更會出現全身痙攣或昏迷等現象稱為中暑。 若不及時替患者降溫及急救,便會有生命危險。 誰人較易中暑? 嬰兒及小童、長者、孕婦、長期病如心臟病或高血壓患者、戶外/體力勞動者和過胖人士均較易中暑。 預防措施. 經常留意天文台發出的天氣警告,並採取以下措施: 穿着淺色和通爽的衣物,以減少身體吸熱,並方便排汗及散熱。 帶備並補充足夠的水,以防脫水。 避免喝含咖啡因(例如:茶或咖啡)或酒精的飲品,因這些飲品會加速身體水分透過泌尿系統流失。 避免進行劇烈運動或作長程的登山或遠足等活動,因高溫、出汗和疲勞都會額外消耗體力。 最好安排在早上或下午較後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

  9. | 10Life. 近年香港氣溫不斷上升,2021年酷熱天氣日數高達54日。 有研究發現,當氣溫達至攝氏29度,之後每上升1度,死亡人數便會增加1.8%,而入院人數會上升4.5%。 香港夏季炎熱因中暑死亡屢見不鮮那麼中暑症狀有甚麼? 又有甚麼解決方法?

  10. 2023年8月4日 · 皮膚溫感和體溫是分辨熱衰竭和中暑的關鍵之一熱衰竭病人的皮膚通常又濕又冷體溫一般不超過攝氏40度; 然而中暑病人的皮膚很紅很熱,整個人好像發高燒般,體溫一般超過40度。 這與兩種疾病的成因有關。 在酷熱和濕度較低的環境下,熱衰竭的病人會大量出汗,導致血壓低或心跳快,引致頭暈、昏厥,肌肉抽筋及脫水等,因此病人皮膚又濕又冷,而神智大致清醒。

  1. 相關搜尋

    熱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