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1日 · 民間團體香港行跡近日在山頂廣場旁尋回有124年歷史的海軍療養院遺迹雖然主體建築如療養院及準將別墅Commodore's Bungalow早已拆卸部分土地建成豪宅但當年由英國駐港海軍準將Swinton Holland的夫人所奠基石界石部分地基及百年階梯仍保留。 香港行跡呼籲政府及古蹟辦等繼續考究該遺址以挖掘更多遺蹟。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2. 2022年2月28日 · 即時熱點. 2022年2月28日星期一. 2月28日新冠疫情重點一覽附連結指定診所確診者居住大廈家居檢疫大廈名單】 (21:23) prev. 本港處於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2月28日新增34,466宗陽性個案再多87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稱不 ...

  3. 2023年4月24日 · 近期新冠病毒患者個案增加,根據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資料顯示,上周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達1.56,即一個人感染可傳1.5人,相比3月初繁殖率只有0.5。 身兼醫學會會長的家庭醫生鄭志文表示,即使市民「再中招」,可能仍然會有不適。 另外,幼童、長者、長期病患者、肥胖或吸煙等高危群組也要特別留意,若確診可能病情較嚴重,建議看醫生檢查及評估,有需要可獲處方新冠口服藥。 明報電子平台組整理新冠患者求診途徑。 普通科門診. .普通科門診會為感染新冠病毒的市民提供治療【 感染病人應診須知 】 .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HA GO內的「新冠關愛預約」程式或普通科門診電話預約系統預約【 預約電話 】【 仍有預留名額可供新冠病人預約之普通科門診(定時更新)】 私家醫生.

  4. 2022年2月20日 · 即時港聞. 2022年2月20日星期日. 新冠疫情|政府周一起向待入院或隔離染疫者派電子手環及物資包 送往隔離時可自行棄置手環 (20:55) 圖1之1. 政府由周一(21日)起,為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提供進一步支援,包括向他們派發電子手環和抗疫物資包,並提供健康監測、感染控制指引、生活安排、棄置垃圾等具體建議。 若尚待入院的人最終獲送醫院或隔離設施,可自行剪斷和棄置電子手環,在接受治療和隔離後,遵照相關條件出院或完成隔離。 【 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者在家隔離指引及求助熱線 】【 感染者完成隔離安排條件 】 新冠疫情 相關報道: 增6067陽性6055屬本地感染 新增個案呈升勢 徐樂堅:社交距離措施要維持. 本港多14患者離世 逾10人危殆數十人嚴重.

  5. 2022年12月28日 · 現時部分私家診所有向政府取新冠口服藥,免費處方予合資格、有香港身分證的染疫者,隨着中港兩地即將通關,醫學會會長鄭志文今日(28日)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近日有不少人查詢新冠疫苗和新冠口服藥的資料。 他說,其中一種新冠口服藥早前已可讓私家醫生購買,若日後有旅客來港診所求醫,而該旅客屬於適合用藥的群組,私家醫生可考慮向旅客處方私人市場購買的口服藥。 鄭志文之後向本報補充,早前默沙東的新冠口服藥已開放讓私家醫生購買,但要6000元一劑,相信私家醫生未必會買入很多作存貨。 至於衛生署免費提供的新冠口服藥,鄭志文說,政府暫時未就通關後,可否向旅客處方衛生署派發的口服藥推指引,他認為當局若有正式討論是好事,可先安定港人的心。

  6. 2023年8月28日 · 2023年8月28日星期一. 醫療券|長者滿65歲獲發醫療券 一文睇涵蓋服務、配偶共用、使用小貼士 (11:35) 圖2之1 - (資料圖片/Canva製圖) 本港符合指定資格的65歲以上長者,可獲政府發放醫療券,支付私營基層醫療服務的費用。 初獲醫療券的長者有何需要注意? 一文睇醫療券如何登記、涵蓋服務、配偶如何共用、使用小貼士及其他使用注意。 獲發醫療券資格. 年滿65歲並持有有效香港身分證或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的長者,即符合領取醫療券資格。 醫療券金額. 長者自符合醫療券計劃資格的年度起,於當年度可獲發的醫療券金額會於1月1日自動存入其醫療券戶口。 該年未使用的醫療券可累積,累積金額上限為8000元,保留年期不限。

  7. 2023年12月27日 · 黃仁龍早前提出建議由高層次跨部門領導精神健康工作,盧寵茂回應稱,精神健康不單純是醫療問題,牽涉教育、家庭、社福及安老等,須跨部門綜合處理,而現時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已為跨部門參與。 林正財則稱,現時社會議題愈趨複雜,難單靠單一部門、委員會或個人統領,須各部門互相溝通。 醫管局已落實精神病患「有條件釋放令」自動覆核期被指成效存疑,盧寵茂回應稱釋放令須平衡病人治療目標及社會看法,認為機制行之有效。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精神健康 醫務衛生局 盧寵茂 林正財 黃仁龍.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政府早前公布擬今年內推出精神健康支援熱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