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31日 · 大肌肉、小肌肉控制動作大不同. 養和醫院 物理治療師吳婷婷指,人體活動要靠大小肌肉控制,大肌肉是控制走路、跳躍等大動作的肌肉,而小肌肉就用作協調細微動作,包括控制手指及手腕活動,好像綁鞋帶、執筆寫字等都是由小肌肉所控制。 小朋友的大肌肉會比小肌肉早發展,吳婷婷指大肌肉會在小朋友零至1歲時首先發展,家長應在這段時間訓練他們的軀幹肌肉,例如腰頸肌肉的穩定性,到孩子1至3歲時,則可開始訓練他們的小肌肉。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黃頁. 立即瀏覽! 日常生活訓練大小肌肉. 肌肉發展落後3個月 發展遲緩宜及早求醫. 先天或環境因素都會影響肌肉發展,因此每個小朋友的成長速度都不一樣,吳婷婷指,如果小孩發展落後1至兩個月,家長毋須太擔心,可能只是幼兒未被啟發或未有機會做出不同動作。

  2. 2018年5月14日 · 1.屈起左手後向上舉. 2.右手越過頭頂,將左手肘拉向右邊,直至上臂三頭肌感到輕微拉緊,停留15秒. 3.回到起始動作,每邊手各做2至3次. 動作示範:陳廷熹(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教練) 文、圖:黃愉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5/8b49244ae6d916b413c8a34bcdfb6228.jpg(圖:黃愉豪); 分享此內容: 龍舟競渡源於中國古時紀念楚國人屈原,時至今日已發展成一項水上體育運動,更定期在亞洲不同城市舉行國際賽,每逢端午節前後氣氛就更為濃厚。

  3. 2022年11月2日 · 英國加拿大韓國等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 英擴大實施「禽鳥居家令」. 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英國已確認200多宗禽流感病例。. 自上月初以來,當局已在70多個場所發現病例,亦從野鳥發現多宗。. 最新「禽鳥居家令」公告由首席獸醫官米德米斯(Christine ...

  4. 2021年3月29日 · 不少醫學期刊有針對研究各種疫苗注射方法的效果及安全度,當中針對脊髓膜炎4價多醣體疫苗、流感疫苗的研究均發現,肌肉注射比皮下注射有較好的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對免疫系統激活效能較高;再者上臂神經線較少,注射時痛楚較輕,「揭開衫袖就可以打」,故不少疫苗均選擇上臂為注射部位。 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使用不同技術製作,但科興及BioNTech均採用肌肉注射。 (資料圖片) 服薄血藥 肌肉注射或「半臂瘀晒」 他續指,疫苗盒上列明藥廠建議注射方法,如IM代表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SC代表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等,藥劑師會按藥廠指引及接種者病歷、體質等選擇注射方法。

    • 發達鳥1
    • 發達鳥2
    • 發達鳥3
    • 發達鳥4
    • 發達鳥5
  5. 2020年12月17日 · 即睇全文. 言語治療師助學習吞嚥. 唐醫生表示,要改善吞嚥問題,患者可先向醫生求診了解吞嚥困難的原因,如果是因腦部及神經系統疾病、曾接受 放射治療 或受藥物影響等,可透過言語治療師協助,學習吞嚥的方法。 如果懷疑是消化道的功能性問題,例如食道賁門失弛緩症,可以進行食道壓力測試評估病情,再決定是否需要接受內窺鏡手術治療。 至於胃酸倒流則可透過抑制胃酸的藥物改善,如果藥物仍未能控制,也可考慮以手術處理。 吞嚥困難常見於長者,但原來其他情况包括食道腫瘤、胃酸倒流等都有機會引致吞嚥困難,若不及早正視或會影響進食,甚至容易「濁親」、「落錯格」,即是有食物進入呼吸道,嚴重可導致吸入性肺炎。 醫生強調,切勿看輕吞嚥動作,其實已包括了4個階段。

  6. 2023年11月24日 ·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首次於2009年在日本一名病人的耳道中發現,因此命名為耳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寄居於人體其他器官,現時大部分耳念珠菌都不是在耳道中找到。 為何會感染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主要存在於醫院環境中,帶菌者經共用物件,例如牀欄、量血壓器、探熱器等醫療儀器,把耳念珠菌傳給其他人。 大部分耳念珠菌帶菌者都沒有病徵,當醫院發現有病人受感染後,都會進行追蹤、篩查,從而發現其他帶菌者。 徐醫生指,耳念珠菌一般不會影響到健康人士,但當人體的抵抗力差,例如是長期病患者、癌症病人、正服用抑壓免疫系統藥物的病人等,則較大機會感染。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黃頁. 立即瀏覽! 感染耳念珠菌有何後果? 當人們接觸到耳念珠菌,若只是停留在皮膚表面的話,一般都不會引發感染或出現病徵。

  7. 2022年12月29日 · 據衛生署名單,現時有456名私家醫生可透過特設網上平台,要求政府提供兩款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醫生處方時要在醫健通登記,處方時不可收費。 本身有向衛生署索取口服藥的家庭醫生林永和昨向本報表示,為病人處方政府採購的口服藥須實報實銷,向署方呈報處方給何人,相信被內地旅客「出蠱惑」濫用的可能很微。 應診方面,盧寵茂稱,醫管局會優先為「符合資格人士」的確診者提供醫療服務及藥物,非香港居民及旅客等「非符合資格人士」,不能使用醫管局指定診所及遙距診症服務。 盧表示,非符合資格的新冠患者如使用公院急症室,須付1230元診金。 他又稱,公共醫療系統對新冠病人所需藥物,包括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有充足存貨,政府、醫管局和衛生署正加大採購量,確保供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