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前身為石硤尾工廠大廈,建於70年代。當時租户均為小型工場,見證了家庭式「山寨廠」的興衰。隨著香港的經濟轉型,此類民間創業已不再被重視,而石硤尾工廠大廈亦逃不了重建的命運。

    • 香港人的集體生活回憶「公共屋邨」
    • 歷史最悠久的屋邨──美荷樓@石硤尾邨
    • 國際聞名的彩虹屋邨──彩虹邨

    香港的公共屋邨,俗稱「公屋」,是土生土長香港人的回憶。過去香港經濟剛剛開始發展時,大多數的基層人民都是居住在寮屋村內,經濟條件普遍差,到了五十年代,殖民政府為了安撫居民、協助民生,便興建起徙置區。到了六十年代,為了實踐人人上樓有屋住,還推出了「政府廉租屋計劃」,讓人民可以用低廉的租金承租政府房間,所以當時的公營房屋就稱為「廉租屋」。於是人們都有瓦遮頭,並且有了自己的家。直到1973年「徙置事務處」與「屋建會」兩大政府建屋部門,合併為現在的「房屋署」,從此所有廉租屋及徙置大廈均合稱為「公共房屋」。 在舊式公屋中可以看到長長的走廊,把無數戶人家連結起來,每家每戶有自己的間隔和鐵閘大門,走廊及大堂成為了孩童玩耍的天地,有些還沒完成功課的孩童,就只能隔著鐵閘和布簾偷望著外面的情況。最重要的是,這裡有...

    香港最初的公共房屋就是石硤尾邨,因在一九五三年的聖誕夜裡,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導致五萬多名災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進而迫使當時的殖民政府逼不得已,直接干預香港的房屋事務,並於災場原地起興建起兩層高的「包寧平房*」和徙置大廈,然後打造出了第一個公共屋邨「石硤尾邨」。 屋邨於1954至1963年期間逐步落成,共有29座6至7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每個單位約只有120平方尺(約為台灣的3坪),供5個成年人居住。單位內沒有水電供應,至於廁所、浴室及水龍頭都統一建在每樓層的正中央,居民的生活日常不是待在自己的房子內,就是在長長的走廊上跟鄰居交流及乘涼。至於美荷樓則是首批建成的八座徙置大廈中的其中一座,並只稱為H座,直到1981年大廈重新改建,並為每個單位加入獨立廚房及廁所後,從此正式命名為「美荷樓」。...

    彩虹邨近年成為旅客來港必到的打卡勝地,但其實這個公共屋邨亦屬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屋之一。現在接近60歲的彩虹邨,在剛落成的早期也曾經「威水*」過一時。首先,屋邨在開幕儀式請來了當時的港督柏立基主持。對當年的人來說,能夠入住公屋是一件非常幸運和興奮的大事,而且屋邨的設計融入了當時極流行的「包豪斯風格」,整個屋邨是由著名、百年英資投資建築工程公司「巴馬丹拿」負責,其設計為每一個單位加入了獨立廚廁,與當年其他的公屋設計不同,而且它更在1965 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設計銀獎」,所以當時入住彩虹邨是一件非常風光的事。 此外,屋邨落成初期更有不少外國高官前來彩虹邨探訪,包括美國副總統的尼克遜(1964 年)、英國瑪嘉烈公主(1966 年)、英國皇室成員雅麗珊郡主伉儷及港督麥理浩(1980 年)。當年住在...

  2. 2023年9月9日 · 暴雨帶來百年一遇的雨量,香港不少地區水浸及出現山泥傾瀉,港鐵黃大仙站被急流湧入而關閉,觀塘線彩虹至石硤尾服務暫停一整日。

  3. 交通:於九龍公園地鐵站出口(清真式前)搭 2 號公車,於荔枝角道下車。 住址:荔枝角道 217 巷和石硤尾街交叉處。 參考資料:香港 yahoo 知識 「大排檔的成功原因 ?

  4. 2023年7月7日 · 楊登茂說,尾塹公園高爾夫球場104年開始規畫,最初只是因應長照2.0開闢銀髮族運動空間,曾考慮用作槌球場,但槌球過於常見、吸引力不夠,一番 ...

  5. 葛量洪向英國政府報告,指石硤尾大火涉及多個木屋區,包括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石硤尾村、窩仔上村、窩仔下村及大埔村,災場面積廣及 41 英畝,共造成 3 死 51 傷,燒毀木屋 2,580 房,約 12,000 多個家庭合共 58,203 人無家可歸。

  6. 2024年6月5日 · LINE傳送. 「皮衣刀客」 NVIDIA 執行長 黃仁勳 近日來台參加 Computex 2024,不僅展現個人獨特魅力及親民風格,所到之處更是颳起旋風。. 而旗下 GeForce 顯示卡 品牌也沒有忘記廣大粉絲,宣布即起贈送玩家們3個月的 免費 PC Game Pass體驗。. NVIDIA旗下圖形處理器品牌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