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胡‧說樓市》由三名資深傳媒人於2017年共同創立,透過文章與影片,以消費者導向的原則,深入分析樓市議題。 我們希望藉著網站,及專屬的社交平台鼓勵與谷友交流與討論,從而提升消費者權益。 FOLLOW US NOW! CONTACT US. info@wuchatprop.com.hk. Name. Email. Message. 《胡‧說樓市》由三名資深傳媒人於2017年共同創立,透過文章與影片,以消費者導向的原則,深入分析樓市議題。 我們希望藉著網站,及專屬的社交平台鼓勵與谷友交流與討論,從而提升消費者權益。

  2. 1. 怎樣在278呎內成為極主義者? How to live like a minimalist in 278 sq. ft. ? Watch on. 極主義 (Minimalism):只留下我們必須的,一切從簡。 當我們的居住空間愈來愈小,取捨也變得更加重要;當房子只剩下黑與白,你又會如何妥協? 戶主是名意大利人…… 這個單位的業主是意大利人,因要經商故常常外遊,在港時便獨居在這278呎的房子裡,不需要大量的收納空間,雖然設計從簡,但不代表對物料及單位佈局妥協。 單位原本平面圖. 經設計後平面圖.

    • 灣仔特麗樓
    • 3.5月
    • 約40萬元
    • 278呎
    • 簡慕華wikipedia1
    • 簡慕華wikipedia2
    • 簡慕華wikipedia3
    • 簡慕華wikipedia4
    • 簡慕華wikipedia5
  3. 深入報道樓市新聞,全覆蓋家居內外資訊! 想知更貼身嘅資訊? 歡迎您成為《胡‧說樓市》嘅谷友!只要透過以下登記表格,我哋會根據您提供嘅資料及感興趣的範疇,俾最適合嘅分析同資訊您,如果有咩想知或意見,都記住同我哋講啊!

  4. 1. 上回提及,長實推售北角「城市花園」時,因第二期餘下八幢單位,正值《中英聯合聲明》後的1985年推售,當時信心危機導致樓價滑落。 在這個暗黑的香港地產時代,長實卻收到一個足以逆轉轉乾坤的消息,究竟發生什麼事呢? 京派王光英跟李嘉誠洽住宅物業. 話說當時北京為穩定香港信心,派出光大集團前名譽董事長王光英來港跟李嘉誠洽購住宅物業,終在1984年1月23日跟長實簽定協議,以9.39億元購入八座「城市花園」物業,住宅樓面每呎690元,較首批開售價低近五成,商業樓面則595元。 據1986年的一篇地產專題報道指出,當時中國新聞社記者引述王光英訪問就指出「我們來香港是做買賣的,同時也要為香港繁榮和穩定做點事。

    • 綠置居2023唯一屋苑:麗玥苑
    • 若在「居屋2023」已保留申請至「綠置居2023」,將不須重新申請
    • 新增限制: 申請人與家庭成員過去24個月不得擁有香港住宅
    • 按揭轉變:供款期由25年延長至30年
    • 綠置居2023年申請方式
    • 申請資格
    • 有用資料
    • 綠置居2023十大faq
    • 綠置居2022揀樓機率分析
    • 綠置居2021選址:鑽石山啟鑽苑

    麗玥苑位於長沙灣荔枝角道、東京街、通州街交界,預計於2027年4月30日落成,屬於長樓花項目,將提供3座,共2,359個單位,今次將不設百多呎的超納米戶型,面積介乎280至646呎,售價為市價52折,介乎154萬至461萬元,入場單位起始資金大約只需8萬元,將於2024年3月28日至4月17日晚上7時接受申請,第二季攪珠,及在第三季揀樓。 麗玥苑之外,還有215伙之前綠置居的撻訂或賣剩貨尾,當中包括鑽石山啟鑽苑,大家亦可留意。

    「居屋2023」的有效綠表申請者,如在提交「居屋2023」申請表時已表明同意把其申請保留至「綠置居2023」,並符合「綠置居2023」的申請資格,將會自動納入是次綠置居銷售計劃而不需要重新遞交申請或再次繳交申請費用。如果申請者已成功在「居屋2023」購得單位,他們在「綠置居2023」下的申請將會被撤銷。 根據過往經驗,若在提交「居屋2023」申請表時已表明同意把其申請保留至「綠置居2023」,在「綠置居2023」接受申請前,將會收到短訊或電郵提示申請已自動納入,不用再重新申請。

    另外,申請人亦須注意新增的限制,若申請人及名列申請表上的家庭成員,於過去24個月內曾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業權,以及簽訂任何購買香港住宅物業的合約(即使已取消交易亦受此限),都不得申請綠置居,而資助出售單位必須由業主及名列購買該單位的申請表上的全部家庭成員居住。

    《施政報告2023》公布,將居屋擔保期由30年放寬至50年,其後按照房委會的指引,2024年1月1日起簽訂法定押記及完成交易的新居屋(包括新綠置居),按揭年期將由25年延長至30年,換言之每月供款的壓力將減輕。

    綠置居2023申請表可按此下載:https://hos.housingauthority.gov.hk/mini-site/gsh2023/common/pdf/application_form_c.pdf

    房委會轄下的公屋住戶 / 定期暫准居住證持證人
    房協轄下的出租單位的住戶 / 暫准居住證的使用人
    獲房屋署 / 市建局發給《綠表資格證明書》人士
    持有房屋署簽發有效《保證書》的房屋署屋宇事務助理職系人員
    綠置居2023官方網址:www.housingauthority.gov.hk/gsh/2023
    綠置居2023查詢熱線:2712 8000

    問題1:所謂「綠置居」,跟「新居屋」認購資格有沒有分別?

    有! 「綠置居」項目主要是供交換公屋的住戶申請,他們可以「綠表買家」身份以一定折扣率下購入「綠置居」項目,與「新居屋」接受「綠表買家」及「白表買家」均可申請並不相同。透過這種方式申請的買家,雖沒有資產及入息審查限制,但要符合一些條件,例如在居於公屋租戶的租約內所有人士,均需一同作出申請;房委會也只接受沒違反公屋租約的人士作出申請。 值得注意,無論是房委會或房協(甲類出租公屋)的公屋住戶中,房委會並不接納「有條件租約」住戶、或經「特快編配機制」獲得公屋起計三年的住戶、或以暫准租用過渡性暫租住屋單位的住戶申請。所謂「特快編配機制」的公屋住戶,往往是指租住凶宅或不受歡迎樓層的公屋租戶,但目前機制下,他們必須租住滿公屋三年以上才可申請「綠置居」。 除了公屋住戶外,還有餘下三種人士可申請綠置居,包括由房屋署或市建局發出有效《綠表資格證明書(出售綠表置居計劃單位)》的人士,即包括一些公務員輪候公屋;受政府清拆、市區重建、或天災影響並獲核實符合公屋資格人士;離婚或分戶而符合入入公屋資格人士等。還有兩類就是持有房屋署有效《保證書》的房屋署系內人員、以及房委會「長者租金津貼計劃」的受惠者均可申請。

    問題2:如果我本身曾經申請居屋,我是否仍符合資格?

    如果你正在申請資助房屋,並同時入選,則只可以選擇其中一項。例如你成功以「綠表資格」購得新居屋單位,你在「綠置居」的資格會自動取消。又例如部份現居於公屋的年輕住戶,他們可能嘗試以「單身人士」申請「新居屋」,若成功選購「新居屋」後,他們必須把名字從「綠置居」的申請表中剔走。但如果因為名字剔走後,令申請人由「家庭申請者」變為「一人申請者」,則會按「一人申請者」的方式來處理。 但申請表中有列明,曾經受惠於自置居所計劃的「業主」、「借款人」及「其配偶」(包括是否在申請時已成為業主、或借款人的配偶),就算業主或借款人已把借款人已還清按揭,他及其配偶均不可再申請。 另外,「居屋2023」的有效綠表申請者,如已表明同意把其申請保留至房委會緊接推出的下一個資助出售單位銷售計劃,並符合是次銷售計劃的申請資格,他們將自動獲納入是次銷售計劃而不需要重新遞交申請或再次繳付申請費用。房委會已於「綠置居2023」申請期開始前,以書面形式通知有關申請者,其「居屋2023」的申請已獲得保留至「綠置居2023」,以及其「綠置居2023」的申請編號。若屬網上申請,有關通知亦已經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申請者。如申請者再次遞...

    問題3:我是年輕人,跟父母同住在公屋單位,父母成功申請「綠置居」後,是否代表我永久失去了申請「資助房屋」的資格?

    似乎根據上述解說,我現在是年輕人,跟父母同住在公屋單位,父母成功申請「綠置居」後,我好像永久失去資格申請。答案並不是。所謂不能再申請是指自置居所計劃的「業主」、「借款人」及「其配偶」而已。由於仔女並不屬於其中一種關係,只屬於「關鍵成員」,因此他們仍可申請資助房屋,仍符合資格房屋資格。申請須知有說明,除因結婚或其他因素外,屬於二人家庭的關鍵成員,在購入單位兩年後可刪除戶籍,之後便可按自身條件來申請「資助房屋」。

    「綠置居2022」大抽獎終於在今早完成攪珠,首10個攪珠結果依次序為「48、21、96、75、74、10、83、72、18、32」,申請人可以憑申請書編號(例如:GEXXXXXX)的最後兩個數字,得悉自己的揀樓優先次序,例如申請書編號最後的兩個數字為「48」,便屬於第一個揀樓組別。至於如何得知自己有無份揀樓,可以參考以下分析文章(注意只作參考,不代表最終結果❗️)

    「綠置居」是房委會自2015年推出的一個先導計劃,當時容許公屋居民透過交換公屋後,以「綠表買家」身份購入有一定折扣的新落成公屋單位,自此計劃成為了公屋住戶繼「新居屋」後,另一個向上流轉的機會。其後,政府還把「綠置居」計劃恒常化,並在2016-2019年期間分別在新蒲崗、長沙灣、青衣及柴灣推出了四個「綠置居」項目,2021年推出的鑽石山項目「啟鑽苑」則為第五個。

  5. 美國建築大師Steven Holl設計. 向上望、玻璃窗外設置『鋁質遮光板』,營造樹蔭效果。 『遮光板』可隨光線移動,可視乎光線入屋程度作調節,對受西斜影響的建築甚具參考價值。 這個總部集『會議』、『學校』和『辦公室』於一身。 地庫『會議中心』的屋頂,就設有多個圓環,原來除了黃光燈泡外,其餘白色就是自然光,由上而下滲入室內達慳電效果。 隔離『演講廳』上蓋用『回收鋁質物料』鋪砌,講堂內座椅以竹取代木,都是環保設計。 雖然發展商表示,希望將部份設計特色引入香港,但同時承認法制所限,可發揮空間一定較細。 標籤: 明城北醫院 深圳 白色強人 萬科 設計. 近年不少港人鍾情往內地買樓,尤其大灣區買樓更成為趨勢。

  6. 1. 政府盲搶地起樓,屯門東「掃管笏」早年就成為供地來源之一,由麵粉陸續發展成麵包後,這些屋苑也陸續入伙。 除了驗樓主角永泰的「THE CARMEL」,會德豐的「NAPA」、萬科的「上源」、以至恒大的「恆大.逸瓏灣」,都將「掃管笏」轉化成一個新興的住宅群。 跟外區比,「掃管笏」的樓價相對低水。 背後跟交通配套不完善息息相關。 「掃管笏」一帶的屋苑,車位既不足,對外交通也只能依靠疏落的巴士班次。 但我們翻查1987年《建築業導報》的一篇報道,卻發現原來當年「掃管笏」是有討論過興建鐵路的。 當時鐵路公司 (九廣鐵路)計劃在新界西北,斥資二億元增建三條輕鐵支線,預計1991年完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