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糖尿病 相關

    廣告
  2. 特設60秒倒數計時功能的血糖儀,提供更長時間補足血液至同一試紙,節省試紙。滿$399免運費。 獨特的smartLIGHT™功能,使用三色指示燈,助您清晰簡易地取讀血糖讀數,即到萬寧官方網店選購。

搜尋結果

  1. 由於身體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或根本無法生產胰島素,病理上也被叫做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英語: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或是青少年糖尿病(因屬於先天性疾病,大多數是在嬰兒時期至青少年期間發病,故名),病因目前不明 [ 2 ]。. 1型 ...

    • 概览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táng niào bìng]

    疾病名

    展开8个同名词条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分为1型、2型和妊娠糖尿病三种类型。病因主要归结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两者兼备,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和家族有疾病聚集现象。此外,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糖尿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此外,病程久的患者可能会引发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并有可能引发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防止急性代谢紊乱的发生,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生活质量。预后情况取决于病情控制及并发症的存在与否。糖尿病的预防主要依赖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定期体检等。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阐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病因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型中也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两者兼备,而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

    当前,除了部分特殊类型糖尿病的分子病因明确外,绝大多数糖尿病的分子病因尚不明确。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但是,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已经非常明确,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生活方式。如果要减少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改善促进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社会环境是根本出路。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已经发现有50多个遗传变异与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前兆

    糖尿病早期往往没有表现,因此并不存在前兆。患者多通过体检、行血糖化验等发现患病,待出现“三多一少”等症状时,通常已经较为严重了。

    典型症状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几个阶段: 患者已经存在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但是糖耐量仍正常; 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糖尿病前期,即正常葡萄糖稳态与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异常(IGT); 最后进展为糖尿病。 •早期症状 糖尿病早期其实是指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一般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主要依靠检测血糖而发现。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一般起病较急,在疾病得到诊断和治疗前可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少数患者可能会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急腹症为首次发病表现。 一般从起病之初就需要胰岛素治疗。也有部分成年患者起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需要借助血糖检测方能发现该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以成年人多见,常在40岁以后起病,大多起病隐匿,半数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很多患者因出现慢性并发症或在健康体检时发现患病,常有家族史。 经常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同时或者先后发生。随着中国青少年人群中肥胖患病率的增加,在40岁前发生糖尿病的人数逐渐增多。 有些血糖明显增高的糖尿病患者还可以有视力改变、皮肤感染、外阴炎(女性)、包皮炎(男性)、牙龈炎等。 在糖尿病发病过程的早期,有些患者可有低血糖表现,即在餐后3~5小时后出现心慌、恶心、出冷汗等症状。 •并发症和(或)伴发病表现

    诊断依据

    医生问诊、采集病史内容包括:出现症状的具体表现、时间等,同时也会询问是否有其他疾病,家族中是否有糖尿病史,平时的饮食习惯,既往糖尿病治疗史等。 化验检查:包括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等。 与此同时,医生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有糖尿病并进行糖尿病分型,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有无合并症、并发症等。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和目前病情的发展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糖代谢状态分类 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统称为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诊断标准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注意: •空腹状态指至少禁食8小时;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以确定糖代谢状态。

    就诊科室

    •以血糖升高、尿糖阳性或者有相关典型症状者,优先考虑去内分泌科就诊; •出现视物模糊等的症状者,可以去眼科就诊; •出现肢端感觉异常者,可以去神经内科就诊; •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可以去全科医学科就诊。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腹围、体重、血压、心率等。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 反映身体在没有进餐的条件下维持糖代谢稳态的能力。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反映身体对糖负荷的处理能力。 尿糖试验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超过了肾脏的承受力,会在尿中出现葡萄糖。阳性结果是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HbA1c和GA 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和糖化白蛋白(GA),用于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HbA1c反映近2~3月血糖水平;GA反映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胰岛β细胞功能检查 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反映基础和由葡萄糖介导的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的能力。 注意事项: •检查前须空腹10小时以上,一般在检查前一天晚上12点以后禁食; •注意做检查前停用维生素C、青霉素、水杨酸盐、避孕药、利尿剂等药物,这些药物会影响检验结果; •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患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

    治疗目标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控制糖尿病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 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一般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鉴于每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年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但不论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不论病情轻重,都应进行饮食治疗,并尽量多地接受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必须调动患者本人和家属的积极性,方能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糖尿病综合管理的5个要点(又称“五驾马车“)包括: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 •糖尿病教育 患者及家属应尽可能多的学习、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知识,积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谨遵医嘱进行治疗,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 •医学营养治疗 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管理措施,旨在帮助患者制定营养计划,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定合理的总能量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恢复并维持理想体重。 一般可根据身高(cm)-105估计理想体重。成人正常体重者完全卧床时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需要给予能量15~20kal,休息状态下25~30kcal,根据体力劳动情况酌情增加能量摄入。 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25~30%,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于总能量的10%,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mg/d。推荐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每日摄入能量应合理分配于各餐次,可按照每日三餐1/5、2/5、2/5或1/3、1/3、1/3分配。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对于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建议每周15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 •血糖监测

    药物治疗

    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包括口服药和注射制剂两大类。 口服降糖药主要有促胰岛素分泌剂、非促胰岛素分泌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 注射制剂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 •口服药物 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进胰岛素分泌,主要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磺脲类药物 包括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该类药物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也会使体重增加。 该类药物适用于与二甲双胍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控制血糖。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包括肾功能轻度不全者可选用格列喹酮;依从性不好者建议选择每日一次服用的药物。 •格列奈类药物 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该类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用法同磺脲类药物。此类药物吸收后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但低血糖的发生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包括二甲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有轻度的减轻体重作用,可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的风险和预防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 二甲双胍单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 二甲双胍是当前糖尿病指南推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可单独使用或和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该类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血糖。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水肿、增加心衰风险。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与胰岛素或促泌剂联合使用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与二甲双胍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 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可降低餐后血糖、改善空腹血糖。使用时通常会有胃肠道反应。 DPP-4抑制剂 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血糖。目前国内上市的有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5种。可单药或联合使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单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也不增加体重。 SGLT-2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葡萄糖从尿中排泄达到降血糖目的,兼具减体重和降血压作用,还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甘油三酯等。单药或联合使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单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主要有达格列净、坎格列净、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餐前餐后服用均可,坎格列净需在第一次正餐前口服。 该类药物除了有较强的降糖作用外,还有很强的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心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发生风险的作用。 •注射药物

    治愈性

    无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不可治愈,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预防严重危及患者健康的并发症发生为目标。 1型糖尿病必须终生依靠注射胰岛素调节血糖;2型糖尿病在尚未达到确诊的阶段,通过饮食调节和运动等措施有可能使血糖恢复正常,而长期患2型糖尿病者,生活方式改善无法逆转病情,需要终生药物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也大多难以治愈,或缓慢进展,或反复发生。

    危害性

    糖尿病会引起血管和神经发生病变,而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中枢神经病变会使脑的老化加快,引起老年性痴呆。 •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多脏器的功能调节,引起腹泻、便秘、胃轻瘫、心动过速、低血压、尿失禁、尿潴留、阳痿、对光反射异常、多汗或少汗等一系列复杂的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会使患者痛觉丧失,受伤或患部分疾病时无法及时发现,贻误病情。 •周围血管病变会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使肢体出现溃疡甚至坏死,最终不得不截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患者视力逐渐降低,直至失明。 •糖尿病肾病会缓慢进展为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对血管的影响还会使各种心脑血管病慢性病发生风险增加。

    并发症

    •感染 糖尿病易并发感染,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和病原体的入侵所致,其中,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也可有真菌感染。如易并发疖、痈等化脓菌感染,发生膀胱炎、肾盂肾炎、毛菌病等,同时也使结核病的发生增加。 预防措施包括良好的血糖控制,使血糖保持在稳定水平;保证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主要治疗方案是胰岛素控制血糖;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在糖尿病足病的治疗过程中。 •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2. 2022年8月22日 · 糖尿病是因為體內的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 導致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造成血糖過高。 主要發生原因包括【攝取太多醣份、熱量過高、體重過重】可能會造成糖尿病,但也有可能是【先天遺傳】。 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無法充分發揮功用時,糖份無法被帶入細胞內,隨著血液在身體各處流竄,最後經過腎臟排泄於尿液中,因此血液和尿液中的糖分變多,就會造成糖尿病。 3大 糖尿病類型. 【二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類型,患者大多為中年以上,特別是有病史、肥胖、飲食習慣欠佳或缺乏運動的人;【一型糖尿病】的患者約占百分之五至十,患者年紀較小,是由於分泌胰島素的細胞病變或嚴重缺乏胰島素導致。 此外,【妊娠性糖尿病】是懷孕期間診斷出的血糖過高,產後回復正常,但日後較大機會患上糖尿病。 8大糖尿病症狀.

  3. 2023年4月5日 · 糖尿病是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病因。2000年至2019年期间,糖尿病导致的死亡增加了3%。2019年,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疾病估计造成200万人死亡。

  4. 2024年9月21日 · 详见 医学声明。 糖尿病 (拉丁语: diabetes mellitus, 缩写 为 DM,简称 diabetes)是一种 代谢性疾病,它的特征是患者的 血糖 长期高于标准值 [ 6 ]。 高血糖会造成俗称“三多一少”的症状: 多食 、 多饮 、 多尿 及 体重下降。 对于第1型糖尿病,其症状会在一个星期至一个月期间出现,而对于第2型糖尿病则较后出现。 不论是哪一种糖尿病,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引发许多并发症 [ 2 ]。 急性并发症包括 糖尿病酮酸血症 与 高渗透压高血糖非酮酸性昏迷;严重的长期并发症则包括 心血管疾病 、 中风 、 慢性肾脏病 、 糖尿病足 、以及 视网膜病变 等;其中糖尿病和心衰竭、慢性肾脏病有着较紧密的共病关系。

  5. 2024年8月27日 · 糖尿病是影響身體血糖的代謝疾病,因為不同病因,可分為幾個不同的類型,最主要是體內胰島素(Insulin)缺乏或功能不全,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過高,久而久之便可能導致其他嚴重問題,如心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或 ...

  6. 糖尿病是什麼?. 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謝異常疾病,跟體內胰島素的分泌息息相關。. 當身體欠缺胰島素或功能不良時,無法將血液裡的葡萄糖送到細胞,使得血糖濃度升高。. 糖尿病類型可分為4種:. 第一型糖尿病: 又稱幼年型或胰島素依賴型。. 因自體免疫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