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劉伶雖是魏晉最好酒的人,但解釋為什麼魏晉人好酒,還是阮籍。 當時人評價說:「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胸中壘塊,指心中突起一塊石頭,即不平之氣,要借酒澆愁。

  2. 2024年5月9日 · 經歷昨晚首場激戰後,加人隊對戰油人隊的第二場比賽將於周五(10日)晚上7時繼續在溫市羅渣士體育館舉行,第三及第四場比賽將於周日(12日)及下周二(14日)移師愛蒙頓,周日開賽時間為晚上6時30分,第四場比賽時間待定。

  3. 2 天前 · 中學生穎詩(鍾雪瑩飾,前排右)受朋友何雞(吳冰飾,前排左)鼓勵,堅持成為專業填詞人的夢想。 電影《填詞L》由黃綺琳自身故事改編,她以《金都》獲得202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新導演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

  4. 2023年12月7日 · 根據民意調查公司Abacus Data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保守黨已身成為省內支持度第二高的政黨,僅次於執政黨,比淪為省內第三大黨的聯合黨民望領先7個百分點。

  5. 2020年12月15日 · 這個故事說明了孔子創造性地以仁——即人關懷他人的內心情感,尤其對親人生命消逝的悲慟,來解釋禮——即對行為的外在規範,「把原來是外在的強制性的規範,改變而為主動性的內在欲求」 (李澤厚《美的歷程》)。 以生活為例,交通工具上見老弱或孕婦站立,不忍心他們辛苦,主動讓座,放棄一時舒適,乃內心情感表現在外的行為,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合理的規範,而不是沒有道理的強制律令。 仁內禮外,孔子把二者鑄成一個錢幣的兩面。 孔子回答宰我問喪,是從仁到禮;回答愛徒顏淵問仁,則是從禮返仁。 禮是關懷別人有諸內而形諸外的行為表現,人只要遵循禮的規範 (復禮),便能克制自己對享樂物慾的追求 (克己),盡情呈現和發揮對他人由衷的關懷,達至仁的境界 (為仁)。

  6. 2023年3月28日 · 晉靈公兩次派人暗殺朝臣的行為,正是不滿他人勸諫的表現,他無法接受別人陳述自己的無道。 後來,晉靈公因殘暴不仁失去民心,被趙盾的弟弟殺死,而趙盾愛護百姓,民心附和,最後復位如初。

  7. 2021年5月11日 ·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代 (雖然未必是第一個)創辦民間教育 (私學)的人,從此平民不受限於階級也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即有教無類)。 而且,禮樂既崩壞,諸侯相征、卿大夫弒君,貴族無道失義,禮失求諸野,士再非貴族,反而接手承擔了實踐和實現知識和理想的責任,「志於道」 (志向在道)成為士的新身分認同。 孔子在〈論仁論孝論君子〉和以下曾子在《論語‧泰伯》的話,都在論述士作為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的新觀念: (圖b) 士的演變:從「仁」提升至「天下」 「士仁以為己任」的語言結構與「君子義以為質」同,是「士以仁為己任」的變化,把「仁」提前作話題,再在「以」字後補回一個「之」 (它)字指代「仁」,「以」字後的「之」字常省略,便成「士仁以為己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