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27日 · 在這一場造成20名6至7歲學童死於槍下的慘劇之後美國參議院兩黨議員曾提出過加強槍械購買者刑事背景審查的立法當時的奧巴馬當局更由時任副總統拜登代表與國會兩黨議員交涉然而立法最終卻通過不了參議院的60票反拉布門檻自始之後槍管立法可算是美國政治失效的縮影此後大型槍擊事件不絕卻從無有效槍管立法獲得通過

  2. 2018年2月15日 · 「不得侵害人民攜帶武器之權利」該如何解讀,或許才是問題的真正核心。 美國社會多年來對修正案的解讀日漸改變特別在美國步槍協會NRA等鼓吹之下愈來愈多人認為擁有槍械是他們不可侵犯的權利。 在2008年著名的「哥倫比亞特區訴黑勒案」中,大法官以5比4裁定,聯邦政府早前的槍械管制違憲。

  3. 2019年8月1日 · 金權政治右翼民粹擁槍執迷——槍擊案暴露的美國病」.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 2019-08-01 16:21 更新:2019-08-01 16:21. 美國又發生槍擊案。. 一名19歲的白人青年當地7月28日持AK-47類型的半自動步槍闖入北加州著名美食節吉爾羅伊大蒜節」(Gilroy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5月25日 · 60. 美國再次發生槍擊案18歲槍手拉莫斯Salvador Ramos於5月24日早上走入德州尤瓦爾迪Uvalde一間小學犯案造成包括2名成人和19名學童等至少21人死亡並有多人受傷最終槍手被到場警員擊斃面對近期連串槍擊案總統拜登已明言會收緊槍管並批評讓18歲青年能擁槍亳不合理。 然而,在美國社會今天槍支泛濫到幾乎是「總有一把喺左近」的時候,僅稍稍提高擁槍年齡的意義究竟有多大? 美國繼本月14日的水牛城槍擊,再有年輕槍手發動槍擊。 今次涉案槍手同樣是18歲,初步仍未清楚其犯案動機,在他進入校園行兇前,他涉嫌先在家中槍傷自己的祖母,再開車前往羅伯小學,之後棄車徒步進入校園,其祖母其後已被送院搶救。

  6. 2022年5月16日 · 世界專題. 美國槍擊水牛城槍擊案背後的白人取代論」 撰文:藺思含. 出版: 2022-05-16 20:00 更新:2022-05-18 10:18. 24. 5月14日展開槍襲前,來自紐約州康克林鎮(Conklin)的18歲槍手金德倫(Payton Gendron)經已提前一天到達水牛城,在將要施襲的超市Tops Friendly Market內及周邊街區「踩線」,有目擊者告訴媒體,他假扮成一名露宿者在店內觀察,執法人員和地方官員後來表示,金德倫還通過調查該地區的人口來尋找非裔美國人高度密集的社區:「此人抱着儘可能多的殺害黑人的目的來到這裏。 事件背後,金德倫疑似深受「大取代」(Great Replacement)的理論觀念所影響,究竟這一極端理論是什麼,又為何惹人關注?

  7. 2022年7月2日 · 21. 6月23日發生了兩件有關美國槍權的重要事件一是參議院兩黨議員通過了30年來未見的槍管法案該法隨後兩日馬上通過眾議院並經拜登簽署落實。 據稱在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投下贊成票一刻,會場中人們都聽到各人倒抽一口氣的驚訝。 第二件事則是最高法院在紐約州步槍和手槍協會訴布魯恩案」(New York State Rifle & Pistol Association, Inc. v. Bruen)的判決,6位保守派大法官判定紐約州一項有近110年歷史的隱蔽攜槍規管違反憲法穆第二修正案的擁槍權保障,是為超過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槍權判決。 將兩件事拼在一起看,上帝似乎在同一天收緊了槍管又放寬了槍管。

  8. 2018年8月11日 · 一物. 【Black Lives Matter美國槍擊案黑人女性只是暴力背後的數字. 撰文:女人迷. 出版: 2018-08-11 17:00 更新:2018-08-11 17:00. 2018 年 3 月 24 日,美國當地湧現越戰後最大遊行潮,人們走上街頭為捍衛生命而戰,為反槍枝而努力。 這場「March For Our Lives 為生命遊行」之社會運動,超過 80 萬人參與,起因不只是來自2月,美國佛羅里達州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發生大規模槍擊案,造成 17 人死亡,槍手火力全開,掃射學生 6 分 20 秒後,棄槍而逃。 在這起槍擊案發生前,美國歷史上有更多類似的案件。 撰文:女人迷編輯 孟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