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4日 ·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首次於2009年在日本一名病人的耳道中發現,因此命名為耳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寄居於人體其他器官,現時大部分耳念珠菌都不是在耳道中找到。

  2. 2023年6月1日 · 耳念珠菌是一種新發現的多重耐藥真菌,於 2009 年首次在日本一名患者的外耳道中發現並分離。. 耳念珠菌感染大多與醫護環境相關。. 雖然耳念珠菌可於患者身上繁殖數月而不引起症狀並在環境中持續存活,但它可能會引起致命的嚴重感染。. 由於耳念珠菌 (1 ...

  3. 2022年11月3日 ·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日本2009年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其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徵,也被稱為“超級真菌”。 [1] “ 世界衞生組織將其列入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的真菌名單。 美國疾控中心(CDC)也將“超級真菌”視為“嚴重的全球健康威脅”。 [12] 根據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 CDC )在2020年5月29日更新的數據 [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 ,美國各州報告的耳念珠菌臨牀病例總計為 1092 例 [4] 。

  4. 2019年4月9日 · 美患者染「耳念珠菌」近半數90天內死亡 專家3招教你抗「超級黴菌」. 不只「超級細菌」,人類現在還面臨「超級黴菌」的威脅!. 美國自2013年來通報近600起「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感染病例,且近半患者在90天內死亡,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 ...

  5. 2023年3月31日 · 具有高抗藥性和致命風險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正在美國多個州份蔓延,有三分之一患者在90天內病逝。而本港近日亦出現耳念珠菌蹤跡,九龍醫院、香港佛教醫院和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先後爆發耳念珠菌個案組群。

  6.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中为数不多能够让人类感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真菌,可以侵入血液,感染心脏、脑等人体重要器官。 通常情况下,耳念珠菌主要感染免疫系统较弱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如体弱的老年人、新生儿、糖尿病患者、重症监护室患者及术后患者等,对正常免疫力的健康人群发生感染的风险较低。 目前,耳念珠菌大多数菌株对 氟康唑 耐药,不同菌株对其他的抗真菌耐药性存在差异。 在美国,约90%的菌株对氟康唑具有抗性,30%对 两性霉素B 具有抗性,5%对抗 棘白菌素 (英语:Echinocandin) 具有抗性。 [11] 对于多重耐药性的病例,可使用高剂量多种抗真菌药联合治疗。 [12] 歷史. 2019年美國耳念珠菌疫情. 2019年全球耳念珠菌疫情.

  7.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中為數不多能夠讓人類感染侵襲性念珠菌病的真菌,可以侵入血液,感染心臟、腦等人體重要器官。 通常情況下,耳念珠菌主要感染免疫系統較弱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如體弱的老年人、新生兒、糖尿病患者、重症監護室患者及術後患者等,對正常免疫力的健康人群發生感染的風險較低。 目前,耳念珠菌大多數菌株對 氟康唑 耐藥,不同菌株對其他的抗真菌耐藥性存在差異。 在美國,約90%的菌株對氟康唑具有抗性,30%對 兩性黴素B 具有抗性,5%對抗 棘白菌素 (英語:Echinocandin) 具有抗性。 [11] 對於多重耐藥性的病例,可使用高劑量多種抗真菌藥聯合治療。 [12] 歷史 [ 編輯] 2019年美國耳念珠菌疫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