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私立医院. 圣德肋撒医院位于中国香港九龙太子道327号,是一所私立医院,于1940年创立。 中文名. 圣德肋撒医院. 地 址. 香港九龙太子道327号. 性 质. 私立医院. 创立时间. 1940年. 交通路线. 港铁 观塘线 乐富站 (可转乘的士约五分钟到达)观塘线 荃湾线 旺角站 (可转乘 公共小巴 (近先达广场)至露明道口落) 东铁线 观塘线 九龙塘站 (可转乘专线小巴25M至界限街落)观塘线荃湾线 太子站 (可转乘专线小巴17M)东铁线 旺角东站 (可转乘的士约五分钟到达) [1]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2张) 参考资料. 1 卫 生 防 护 中 心 调 查 儿 童 严 重 甲 型 流 感 个 案 .香港卫生署 [引用日期2018-05-8]

  2. 天主教教堂. 圣德肋撒堂(英语: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于香港九龙九龙塘太子道258号,于1932年12月18日举行祝圣典礼。. 2007年是建堂75周年。.

  3. 罗马天主教修道会,加尔默罗会. 一称“圣衣会”、“迦密会”。. 天主教 托钵修会 之一。. 12世纪中叶创建于巴勒斯坦的加尔默罗山,故名。. 约1156年意大利人伯尔刀都(Bertold)请求 耶路撒冷 宗主教收徒建院,初具修会雏形。. 至白劳加道(Brocardo)任院长时 ...

  4. 1952年8月收容院、垂死者收容院正式成立,当时在入口处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尼尔玛·刮 ”, 按 孟加拉丁语 的意思,就是“静心之家”。 1959年,特蕾莎的“仁爱传教会”分别又在印度首都 新德里 和 兰奇 设立了两座这样的垂死者收容院。

  5. 作品简介. 《圣德列萨祭坛》,大理石雕像,作者是乔凡尼·洛伦茨·贝尼尼,创作于1645--1652年。. 这件作品是贝尼尼为卡尔那罗 礼拜堂 所做的祭坛雕塑。. 它讲述了德列萨,一个16世纪的西班牙修女的故事。. 德列萨少年时就进 修道院 作了修女, 潜心修炼 ...

  6. 其中有圣人萨利赫的遗迹,被称为“玛尔瓦”,以及“谢赫穆哈森”遗迹和“谢赫阿瓦德”遗迹。. 这个地区的重要陵园被称为“纳瓦米斯”,其坟墓是长圆形的,外形奇特,保存完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 其中包括萨拉夫洼地的“纳瓦米斯”。. 圣凯瑟琳 ...

  7. 简介. 播报. 编辑. 江北城德肋撒天主教堂. 江北德肋撒天主堂,原址位于江北城米亭子13号。 清咸丰五年(1855),李方济神父购民房(名博济堂)作教堂。 于光绪七年(1881年)重新修建。 现在的江北德肋撒堂,是民国十六(1927年10月24日)重庆教区主教尚维善(法籍,1926年9月21日祝圣为重庆教区主教。 )发出通令,号召教友捐资修建,落成于1928年。 通令谓“在此战争频仍之际,祸乱相循之秋,地方糜烂,人民颠连,无日不在水深火热之中,南北各省人民蒙祸既甚,当此多难之秋,本主教不分中外,同舟共济,遂将川东教会,暨众教友皆托于圣女婴孩耶稣德肋撒,永远护佑,并许愿在江北城内,建筑一座圣堂,奉圣女为主保,以作报恩纪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