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6日 · 一,用一頁筆記,管理職場所有專案與雜事. 我會建立「一頁筆記( Page )」,就在這一頁筆記中,延伸多個層次,來管理所有職場上的事情。 為什麼所有職場上的事情,都從「一頁筆記」開始延伸管理,而不是一開始根據專案分成多頁筆記呢? 我的想法如下: 雖然職場上的專案、任務非常多, 但既然都是「同一個公司內」的工作,彼此也會有相關。 做為一個工作者來說,要安排的就是公司內「所有工作」的流程與時程, 所以應該統一管理,並且可以排程。 應該有一個自己在職場上的總目標 ,然後才延伸出各種專案、任務。 所以,我先在 Notion 建立一個[ New Page ],然後在這頁筆記中,把這個年度,職場上的 目標願景、關鍵成果 ,用簡單的筆記功能列舉出來。 二,不同類型專案,用不同資料庫管理.

  2. 2020年3月29日 · 第一步,在 Notion 中建立學期計畫專頁. 開啟一頁新的 Page. 統一管理大學、研究所的所有課程、考試、作業,甚至行政任務. 先用基本筆記功能,設定目標. 第二步,建立課程科目資料庫. 如何管理要修習的一個一個課程呢? 課程管理目的,是整理每一個科目的學習內容。 我會用建立資料庫的方式。 選擇插入(table inline)資料庫. 先利用表格模式,把選修、必修的課程科目列出來。 原則是一個課程科目一個項目就好,不要分散。 之後A課程的上課筆記都可以整理在A課程項目中。 這樣才是聚焦目標,不混亂的方法。 用 Tags 進行分類: 如果我想排出禮拜一到五每一天的課表。 我就用 Tags 標籤,設計禮拜一到禮拜五的標籤,加上一個封存的標籤。

    • 莊子璇1
    • 莊子璇2
    • 莊子璇3
    • 莊子璇4
    • 莊子璇5
  3. 2022年8月19日 · 在 Notion 中可以透過許多資料庫檢視設計,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工作管理系統,無論是單純的數據庫,或是專案進度的看板,還是工作的行事曆,都可以在一個資料庫中自由變化,這也是許多朋友喜歡使用 Notion 的原因之一。 而最近 Notion 推出了一個新的資料庫屬性(Property)叫做「Status(狀態)」 ,乍看之下就是幫助我們把任務頁面加上「任務進行狀態」,例如準備執行、進行中、已完成等等。 (延伸閱讀: Notion 資料庫管理圖解教學,活用連結分頁節省時間掌控大量專案 ) 不過這不是以前的「 Multi-Select 」的標籤功能就可以製作嗎? 特別多出一了「Status(狀態)」,難道是有什麼跟進度管理相關的新能力嗎?

    • 莊子璇1
    • 莊子璇2
    • 莊子璇3
    • 莊子璇4
    • 莊子璇5
  4. 2020年3月3日 · Watch on. 零,建立學習專案、整理學習資料庫、設計學習範本. 讓我們先看看一個完整的成果,這是一個在 Notion 上打造的「讀書計畫」。 基本上我的方法論強調: 沒有零散的資料庫。 只有從上而下的目標管理系統。 所以即使是讀書計畫,在 Notion 中也是從一則專案目標的筆記開始,先把目標設定好,列出階段性要達到的關鍵任務(待辦清單)。 然後才開始建立一則一則的讀書筆記資料庫, 接著,Notion 的特性在於,一則一則的讀書筆記資料庫,可以用有彈性的檢視模式,直接整合在這則專案筆記中。 例如下圖中,可以看到我用「看板檢視」,把幾種執行情境分類: 適合自己有空時閱讀. 想和家人一起閱讀. 需要動腦整理. 需要實踐測試.

    • 莊子璇1
    • 莊子璇2
    • 莊子璇3
    • 莊子璇4
    • 莊子璇5
  5. 2021年7月8日 · 下面我用三種案例,分享我自己測試後的應用方法。 第一種案例情境,假設我現在在 Notion 上有一個「專案計畫」頁面,在這個頁面中已經針對專案的待辦清單、目標設定、進度流程做好了各種規劃。 (如何用 Notion 管理一個專案,可參考: Notion 職場專案管理實例圖解教學:排程進度、整理資料方法 ) 但是,現在我們有一個專案會議,要討論這個專案的「目標設定」,於是我們在 Notion 中建立了一則會議協作筆記(要另外建立頁面,有可能是為了跟不同人分享,也有可能是就是要留下會議記錄)。 但是問題來了: 專案主頁面中,有目標設定、競品分析。 這次專案會議筆記中,也要討論目標設定、競品分析。 如何讓「兩個頁面」(專案頁面、會議筆記)裡面的目標設定、競品分析內容雙向同步呢?

  6. 2018年9月7日 · 《不成功,因為你太快》新書導讀,這一次不談高效率. 作者: Esor Huang 9月 07, 2018. 在幫張永錫老師完成他的第一本著作《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我曾經寫下這篇文章:「 為什麼要做一本不輕鬆的時間管理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記 」,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啟了第二本書的計畫,但這個計畫,似乎也應證了這本書的核心衷旨:「慢慢來,比較快」,磨了兩年,永錫老師與我都經歷了許多變化,書才終於誕生。 新書書名叫做《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練習每日覆盤,不二錯、不瞎忙、年度目標有效達成》,作者是張永錫老師。

  7. 2018年4月15日 · 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整理節慶」的概念,作者近藤麻理惠説整理要像節慶一樣,一次做好做滿,不要東整理一點西整理一點,而是下定決心一次整理到位,那麼以後就再也不會回到混亂狀態。 聽起來很奇妙? 其實邏輯很簡單。 原本東西很雜亂、沒有定位、要與不要的混在一起,如果每次整理一點,那整個環境還是混亂的狀態,所以每次有新的東西進來,就會繼續累積混亂,導致怎麼整理還是會愈來愈亂。 但如果可以一次把所有東西整理到位、一次把不要的東西清空,那麼接下來有任何新的東西進來,就只要把新的東西「歸位」即可。 因為變成這樣簡單的動作,所以要回到混亂反而很難。 在家事上要做到那樣的一次性整理與清空,其實也還是有難度。 但如果對象是我們的郵件,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