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21日 · 在加拿大的香港作家太多,这裏介绍一下早年去加拿大,并创立了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的卢因,及后来四任副会长陈浩泉。 卢因(1935-),原名卢昭灵,生於香港,英文书院毕业。 他是五十年代《文艺新潮》的主要作家之一,曾以小说《私生子》获得“文艺新潮小说奖金短篇小说入选作品”第二名。 1973年,卢因移民加拿大,但他仍然关注香港,《香港文学》创刊号,他就发表了小说《弹筑》。 到了第2期,他以卢昭灵之名发表了《加拿大华人文学的过去与未来》,表现了他对加拿大华文文学的关注。 1987年,他和梁丽芳成立了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成为创会会长,次年,《香港文学》还出现了《访卢因谈“加华作协”》(42)。 卢因后来在《香港文学》发表了一些小说和回忆文章,但他的创作应该已经过了高峰期。

  2. 2019年1月20日 · 这三点意味深长:首先要打破香港文学的商业化格局,建立严肃文学的平台;其次要打破香港文学的政治化格局,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左右对立,派别林立,而是要“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再次是香港文学的自我定位,它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部分,不过不是普通的一部分,而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心。 刘以鬯的特点,一是文坛元老,资历深,成就高,能服众,二是他非左非右,能够团结各方人马。 当年《星岛日报》请刘以鬯编“大会堂”的时候,刘以鬯就解释,“那究竟什麼是大会堂呢? ‘大家聚会一堂’,就是‘老中青’和‘中左右’。 ‘老、中、青’的意思是这副刊无论是老年的,中年人,还是年纪轻的,只要是好文章,我一定会登。 ‘中左右’表示我没有政治立场,中立也可以,左派也可以,右派也可以。 只要是写得好的文章,我就会刊登。

  3. 2024年5月28日 · 图:世界有两件难事:去爬一面倒向你的墙和去吻一位倒向另一边的姑娘。

  4. 2019年2月17日 · 从《香港文学》看香港文学(三)/赵稀方. 图:梁秉钧(也斯)的写实与众不同,不注意经营故事,主体是散文体. 70年代以后,随着本土主义的兴起,香港文坛出现了分化。. 大致,本土文学是在《中国学生周报》和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不过 ...

  5. 2021年9月21日 · 迄今为止,黎紫书出版的微型小说集有《微型黎紫书》《无巧不成书》《简写》《余生》等,数量颇为可观,品质堪称上佳。 在这些作品中,有写两代人之间观念冲突最终化解的《父亲的遗产》;也有写“他”在母亲和太太之间处境尴尬的《两难》;有写感情过期感慨万千的《所有》,也有写在爱恨之间走出/难走出的《愈》。 除了这些“形而下”的现实表现,黎紫书也在她的微型小说中呈现一些“形而”的哲学思考,如《再一次送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余生》则在“现在”与“过去”的“穿越”中呈现人“生”的意义。 “微型”小说尽管字数不多,黎紫书对它的艺术“经营”却很是用心:现实主义固然成其大宗,现代主义的探索也并不鲜见。

  6. 2019年5月2日 · 在“白屋”的展板,贴有一张精美的彩色贺卡图片,看清楚,原来是时任西贡公立学校校长凌宏仁,被囚时与营友合作製作了这张用毛泽东主席所写的词《卜算子.咏梅》的国庆贺卡,同庆节日和互相鼓舞鬥志。

  7. 2020年12月9日 · 《玻璃天花板》记录了四十一岁到五十岁两度打破美国社会刚硬的“玻璃天花板”,当了着名大学的院长和校长的心路历程。《同创香港科技大学》写下他五十岁荣归故乡,与一众志同道合之士同心创办香港科技大学的奋斗华章。

  1. 衛斯理小說網上閱讀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