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生活閒情. 健康教育講座. 醫緣相聚. 《自信從「齒」開始2》—牙齒微創修復美學. 《句句有骨》— 香港大學骨科專家與你破解37個骨科迷思. 《醫與研》. 《肺癌全攻略》. 《泌尿解碼》.

  2. 「其實七成(治癒率)只是個平均值。每個病人都只會是:100%醫好,或醫不好,一是0,一是100,怎會只得七成?」內科腫瘤科專科許斌醫生如是回答。 他笑指,數字這東西很奇怪,雖然本身不具意義,卻往往聽者有意。

  3. 月份: 2009-6. 精神壓力助長. 「隱形殺手」高血壓. 金融海嘯令不少港人承受持續的精神壓力, 不單帶來沉重心理負擔, 嚴重更導致種種生理問題,當中最常見的包括血壓上升及心跳加速; 長期血壓高企更可誘發心臟病、中風和腎衰竭等嚴重疾病,絕對不能忽視 ...

  4. 2015年11月28日 · 大腸癌是少數可預防的癌症,然而不少人誤解該病病徵,誤信錯誤信息,白白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是次講座將誠邀香港浸信會醫院外科專科醫生助你讓大家認清真相,及早預防! 內容: -大腸癌成因及病徵. -罹患的高危因素. -如何診斷大腸癌及有何檢測方法. -大腸癌的期數分別及治療方案. 上則標題: 拆解乳癌之謎及治療之路. 下則標題: 中西合壁 擊退脂肪肝. 腸臟.

  5. 香港大學醫學博士. 周倩明醫生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從事臨床腫瘤科工作廿多年,除了考獲多個執業資格和文憑,她亦專注醫學研究,其中以「香港甲狀腺癌」為題的論文更獲得「香港大學醫學博士」榮譽。 她在風險管理警覺性高,逾十多年前已著手設計臨床資料表、病人資訊短片、治療小貼士及同意書,首創化療處方及輸注表,並引進同儕檢查制度,減少化療的不必要文書錯誤。 為此,伊利沙伯醫院於2006年頒發「傑出員工獎」予周倩明醫生。 在公眾教育方面,她除了主講多次演講外,還參與多本中文圖書的編寫,包括《癌症攻略》和《甲狀腺癌小百科》等,她亦透過接受傳媒訪問,加强醫療資訊流通。 內容簡介. 任何人都不希望跟癌症結交,若一生能遠離這惡病就最理想。

  6. 作者簡介. 潘智文醫生 (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潘智文醫生畢業於澳洲亞得雷德大學,隨即在香港伊利沙伯醫院進行培訓,並獲得臨床腫瘤科專科資格。 現為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和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亦榮獲英國卡的夫大學舒緩醫學碩士資格。 潘醫生曾任香港浸信會醫院顧問醫生,現時私人執業。 行醫二十年,潘醫生視腫瘤科醫生為她畢生最理想的職業 (Dream Job),可以運用先進的癌症治療技術幫助患者之餘,最珍惜的是與每位病人之間的「醫緣」,感恩能有機會在崎嶇的抗癌路上和他們攜手並肩作戰,分享歷程中的喜怒哀樂,盼望能在當中發放一股正能量,燃點生命的希望。 梁志珊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7. 香港大學醫學博士. 周倩明醫生對香港甲狀腺癌治療研究痛下苦工,搜羅及分析了數以千計的學術文獻,並運用統計學知識,統籌管理伊利沙伯醫字臨床腫瘤科的甲狀腺癌治理,已刊印的文獻多達21份,其中作為第一作者的亦有15份之多。 周醫生的研究深受世界各國專家認同和贊,曾獲邀請主講的學術會議、專科醫生訓練課堂多達三十多次,其中以“香港甲狀腺癌”為題的論文更獲得“香港大學醫學博士”榮譽。 伊利沙伯醫院於2006年頒發“傑出員工獎”予周倩明醫生,並對她的貢獻作出了以下的表揚: “治療甲狀腺癌權威,設立甲狀腺癌病人資料庫,關懷病人並積極參與病人活動,對風險管理警覺性高,逾十年前已著手設計臨床資料表及治療同意書,首創化療處方及輸注表,並引進檢查制度”。 甲狀腺癌小百科 腫瘤科醫生的實戰經驗.